最近,「娘娘」孫儷的一段采訪火了,不少網友更是被她「圈粉」了。
沒想到,孫儷是這樣養孩子的?
自從有了兒子等等和女兒花花后,孫儷不再執著于娛樂圈的工作。
而是把大量的時間留下來給家人。
每天早上5點半,她起床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就會叫孩子起床,吃早餐,送孩子上學。
和朋友聚餐只能約在中午,因為4點后她得回家給孩子做晚飯。
和孩子相處,不管孩子多小,她都會尊重孩子。
不會隨意把孩子的玩具送人,也不會隨意暴露孩子的隱私。
為了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識,她不是「說」,而是專門邀請會做飯,有教學經驗的朋友教孩子怎麼拿刀、拿剪刀,如何用火用鍋。
為了提升孩子的金錢意識,她會時不時的帶孩子去逛商場,很快兒子等等就學會看價格來衡量要不要買一件東西。
她還會經常帶孩子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為的是培養孩子的愛心。
除此之外,她還特別喜歡帶孩子去農場,目的是想讓孩子懂得珍惜糧食。
在孫儷看來,很多事情光說沒用,孩子會覺得父母啰嗦。
不如讓孩子去經歷、去學習,從而形成對事物的概念,他才能真正明白某些「道理」。
看完孫儷分享自己這11年來的育兒心得,實在敬佩,腦海中不禁閃現一句話:
「高層次的父母,從不給孩子講道理。」
正如她說:
「有時候并不是說孩子小,他做的事就一定不對。
因為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去改變,活到老學到老。」
孩子在成長,做父母的也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
只是大部分父母總是忽略這一點,以為孩子不懂事,自己一定要不停說、不斷提醒。
結果往往習慣性講道理,忽略孩子的感受,反倒影響他的成長成才。
最無用的教育,就是沖孩子不停講道理
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吐槽:
「我家老二做事拖拖拉拉,天天跟他說快一點,不然就遲到了,結果怎麼講都不聽,還越來越磨蹭。」
「經常提醒女兒見到人來打招呼,這樣別人才喜歡,可她就是故意不說,還躲起來。」
「試過告訴哥哥,要讓著弟弟,別老是搶弟弟的玩具,但他根本不聽。」
發現沒,越跟孩子講道理,告訴他不能做什麼,他要麼「裝聾作啞」,要麼情緒不耐煩消極抵抗。
《超級育兒師》有一個片段令人影響深刻。
快到飯點,一個小女孩不想吃飯,嚷嚷著要喝牛奶,不給就哭鬧不休,拼命拉扯媽媽的衣服。
這時,媽媽抓住她的手,很克制地跟她說:
「現在不能喝牛奶,因為等會就要吃飯了,現在喝牛奶你就不吃飯了。」
見這麼說小女孩還停不下來,媽媽出口威脅「再哭我就走了」。
可結果,小女孩哭得更崩潰,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甚至還當場尿褲子,尷尬又難堪。
多少父母就是習慣這樣,以為用大人的思維和邏輯叮囑孩子,提醒孩子,孩子就能懂事聽話。
可孩子能聽得進去嗎?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
「6歲前的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年紀越小的孩子,越以自我為中心,根本意識不到邊界,很難理解父母說的「道理」是什麼。
他不知道上課遲到什麼后果,不清楚為什麼要跟別人打招呼,更別說主動讓弟弟有什麼好處。
看到父母著急無奈的樣子,他更費解:為什麼爸爸媽媽要這麼說?我做錯什麼了嗎?
很多時候,父母的說教,道理,對孩子而言就是「對牛彈琴」,吃力不討好,還傷害孩子的感受。
父母說的越多,語言容易成為「暴力」
看過一個小學生的街頭訪談。
被問到「最討厭媽媽說什麼話」時,絕大部分孩子都說「嘮叨」:
「天天挑食,也不吃飯」
「作業寫了沒,沒寫作業別看電視。」
「你這女孩子怎麼那麼懶,勤快點。」
「你明明知道這是錯的,為什麼還要去做……」
表面上看孩子講得云淡風輕,但相信有同樣經歷的人都覺得厭煩、抵觸。
不是所有孩子都愛聽,聽多了他們打從心里討厭。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超限效應」。
意思是人在受刺過多過強或時間過長的情況下,會產生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即「多說無益」。
「不講道理」,也能養好孩子
父母愛孩子的真心,不是總能被孩子感知。
很多時候,父母要意識到自己的表達、態度,會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認知。
心理學研究表明:
「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間的距離可能很遠。
一個人能夠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于情緒,其次取決于對方的行為,最后才是對方的語言。」
養育孩子,更是如此。
想要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引導孩子變得優秀、自律和自信,不在「理多」,而在這3點:
1、用體驗代替講道理。
孩子大多是靠體驗認識、理解世界。
只有他感知過、經歷過,才能真正明白生活最質樸的道理。
2、少說「不」,多做智慧的引導。
心理學的「白熊效應」告訴我們:越禁止孩子,孩子越來勁。
想要孩子聽話、配合,需要我們少說一些「不」,多做一些智慧的引導。
越是不過分強調某種不該做的行為,孩子反倒能「乖乖」在被允許的范圍里,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3、少不了父母的「親身垂范」。
好的教育,從不靠說教,而是身體力行。
只有父母先教育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邁開腳走給孩子看,孩子才能真正銘記于心。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冷冰冰的道理,說再多再生動,也只是說給我們自己聽。
教育,從不是簡單地將父母過來人的經驗強塞給孩子。
所以今天起,不讓孩子被動接受父母的要求和標準。
而是帶他切身體會生活,放下控制的手,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主動懂得其中的道理。
相信這麼做,不僅父母教得輕松,就連孩子也一生受用,活得自由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