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為什麼媽媽「付出越多」,也養不出「自律」的孩子?心理師解析背后原因
2023/11/07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張圖片,一個家庭里面爸爸要負責的事就是賺錢,而媽媽要負責接送孩子、輔導孩子的學習、做家務、處理婆媳關系、上班賺錢……每一位媽媽身上都肩負著多重角色,就如同網上所說的媽媽們明只是一個人,卻活成了千軍萬馬。

前段時間二寶因為肺炎住院,我一個人帶著他排隊掛號,抽血看醫生,辦理住院手續……因為住院需要排隊,所以只能先在門診掛水。一個人拿著東西抱著著孩子,邊移動掛水的桿子想去找個位置坐一下,明明很近的距離,卻顯得有點艱難。旁邊一個奶奶看到了趕緊幫了我一把,說了一句「孩子都這樣了,你一個人不行呀,叫個人來幫你,你看你自己手都累得發抖」。那一刻眼淚再也忍不住了,委屈、難過、心酸、生氣等各種情緒都涌了出來。

其實在這之前二寶已經連續發燒了4天,而且都是晚上半夜發燒,所以我也相當于4個晚上都沒有好好休息。然而不僅如此,我白天還要照樣接送大寶上幼兒園,還要照樣去上班,感覺自己就是一個陀螺在連軸轉,而孩子的奶奶和爸爸好像置身事外,完全不關他們的事一樣。

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過跟我一樣的狀態,照顧好孩子、做好工作、什麼事都親力親為,即使是這樣有時候還得不到伴侶或者家里人的認可,我們盡心盡力扮演好99%的角色,卻唯獨忘了自己,沒有了自己,其他角色做得再好,又怎麼會開心和快樂呢?一個負能量的媽媽怎麼可能養育出一個優秀自律的孩子?用了4個魔法,我從一個「保姆式」犧牲型的媽媽轉變成一個CEO型的媽媽,孩子變自律了,老公變主動了,婆媳矛盾也減少了。

魔法一:對自己好一點,做個60分的媽媽

有了孩子以后,媽媽們好像習慣了「圍著孩子轉」,甚至不惜透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這明明是在壓榨自己,卻被人套上超人媽媽的枷鎖。

現在我會把周末排出半天完全屬于我自己的個人時間,我發現孩子不會因為我這半天的缺席失去什麼,但是我自己因為這半天的時間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做個60分的媽媽就好,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允許自己犯錯,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養育孩子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只要量力而行,適合孩子的就好,把剩下的精力用來愛自己。

魔法二:用對「大忙人」爸爸

說到孩子爸爸應該很多人都是無力吐槽,我們家曾經也是這樣的,孩子爸爸在家基本上是個擺設,看到這樣的情況,我每次都忍不住地和他爭吵,然后這有成了他不用帶娃的理由。我相信很多孩子爸爸都是這樣的思想,你既然嫌棄我,那你就自己帶好了。

所以想要讓孩子爸爸參與到其中,第一要改變的就是我們對他的要求和態度。比如我以前看待孩子爸爸帶著孩子就生氣,但是發現這個方式能夠很好地構建他們的親子關系,孩子更愿意聽爸爸的話,或許這就是他們親子溝通的一種方式。自從我不干預以后,孩子爸爸反而更愿意帶孩子了。如何讓孩子爸爸更主動有效地陪伴孩子,可以參考《好的養育,媽媽不焦慮》書中說到的5種方法。

魔法三:讀懂孩子的地圖

養育孩子就像在走一座迷宮,媽媽需要找到迷宮的「路線」。讀懂孩子的成長地圖,你才能用更短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孩子從出生開始,總會不斷發生各種變化,你只有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特征,才能給孩子最需要的幫助。養育孩子從來不是給他最好的,而是給他最需要的。

魔法四:讓家里老人成為你的「助力」

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有了孩子以后,很多時候都需要很多老人的幫忙,老人幫忙帶來便利的同時又帶來了很多矛盾,隔代育兒也成了很多家庭的困擾。我們家婆婆也是比較固執的人,特別是孩子的飲食上面,總覺得孩子吃白米飯就行,而且她自己不喜歡吃海鮮,所以也不給孩子吃海鮮。以前遇到這事我就跟她理論,但是她就是不改,甚至覺得我幫你帶娃你還這麼多要求,索性不幫忙。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