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為什麼你對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關系很現實
2024/05/07

任何關系都需要靠經營,任何關系的好壞背后所隱藏的也是因果論,能悟懂這一點和孩子的關系就不會那麼糟糕了

前幾天,聽朋友講了一個真實經歷

15歲女孩茵茵,爸爸早年前拋棄她后,就一直跟媽媽、外婆生活在一起

媽媽忙于工作,外婆又心疼茵茵沒人照顧,于是就背井離鄉成了這對母女的精神支柱

再加上茵茵從小沒有爸爸的緣故吧,外婆對茵茵從小就特別疼愛,茵茵對外婆也極為依戀

可11歲那年,老家的外公生病了,外婆需要回家去照看

當時的離別之際,茵茵可是把眼睛都哭紅了

但這份不舍也僅僅是離別時的短暫感動,晚上媽媽讓她給外婆打電話聊聊天時,她就滿臉不耐煩地嚷嚷說:「真煩,有什麼好打電話的」

那一刻,媽媽只覺得有些失望:「明明外婆對她那麼好,為什麼轉個身的功夫就不想念了」

而不久后,茵茵從外面買回來一只倉鼠,每天一日三餐都盡心盡力地伺候著,如果到學校寄宿了,每天也按時按點往家里打電話、詢問倉鼠的情況

包括:

吃得好不好

有沒有喂水喝

新買的玩具會不會玩

趕緊多拍幾張照片看看心愛的鼠子

如此細心體貼的一幕,更讓媽媽想不通了

她不明白,明明外婆那麼掏心掏肺地對孩子好,結果卻不如一只小小的倉鼠感情深,也一直以為:「這就是典型的白眼狼,養不熟」

可有一次春游,媽媽如往常一樣把書包塞滿了零食、水果,嘴里還不停嘮叨一路上的注意事項時,茵茵有些不耐煩地打斷說: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有必要還把我當小嬰兒看待嗎?還有啊,你老說我對你們的感情還不如一只倉鼠,那是因為倉鼠能把我當成它的主人,而我也能在它身上找到存在感」

原來,外婆和媽媽自認為的掏心掏肺,對茵茵來說卻是長不大的內心壓抑

特別是當她把好吃的零食喂給媽媽和外婆被拒絕說:「你吃,我不要」、「我不愛吃」、「哪有大人吃零食」時

正因如此,茵茵就喜歡被小倉鼠需求的感覺,潛意識里也就對倉鼠的關心和愛超過了家人

說到這里也大概清楚了,那些掏心掏肺愛孩子,最后卻被子女反感、冷淡的父母,并不是孩子有多薄涼,而是相處關系背后的因果論

特別是以下三種「因果關系」,往往就是你對孩子越好、孩子卻反感你的理由:

01

滿足型

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

和15歲女孩茵茵相似的另一個女孩

也因為從小沒有爸爸,媽媽就愧疚地以為:「本來就沒有爸爸,可不能讓她覺得媽媽也不愛她了」

于是,每個月工資基本上都是花在她女兒的身上,要什麼也都會盡數滿足

特別是孩子還小的時候,所見有限,需要的東西也往往可以輕松滿足

可隨著年齡增長,孩子要的可不止是零食玩具,身上穿的用的,還有手上拿的手機,基本上都是一口一個名牌

當媽媽覺得壓力過大,忍不住提醒她:「媽媽年紀大了,掙不了多少錢,你省著些花錢」時,女孩非但沒有體諒媽媽的辛苦,反而當著一眾親戚的面說:「我媽不讓我吃飯,也不給我錢買衣服穿」

最后,迫于形勢壓力,也不想讓外人圍觀看笑話,媽媽只好一次次妥協

而一晃又是多年過去了,曾經的小女孩也成長得亭亭玉立,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公司實習

本以為好不容易把孩子培養出來就熬出了頭,可從小衣食無憂、被寵著長大的女孩,也讓她即便是成年也依然沒有獨立意識

有一個月,就因為工資不夠花找媽媽要錢未果,女孩就大聲嚷嚷著宣泄不滿

她說:「沒錢你生什麼孩子,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來吃苦的嗎?真倒霉做你的孩子」

聽完這番話,媽媽還試圖解釋說:「你現在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就要學會更獨立、承擔起自己的未來」

女孩呢,完全聽不進去,她腦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媽媽不愛我了,媽媽討厭我」

就因為沒有滿足需求,也因此忘記所有的好,只記得所有的不好

這就是典型的被慣壞了

如果養孩子就是不停地付出,孩子要什麼就輕而易舉地滿足,那結果無非是貪得無厭、得寸進尺、還有習以為常地接受的有因有果

記得心理學的情感論里有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之所以敢在你面前無所顧忌,原因無非有兩點:

第一,你沒有原則,別人要什麼就滿足什麼,別人說什麼也咬碎牙往肚子里咽

第二,你有原則,但往往礙于面子沒有勇氣、或底氣而輕易妥協,最后反而被人輕易抓住懦弱

很明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也是一樣

正所謂:「碗米養恩人,斗米養仇人」,世人也只會記住千里迢迢見想見的人,并不會記住千里迢迢想看你的人

不想養出最后還反感你的孩子,那情感論里的原則就是因果關系

從一開始就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愛你,但我們的愛也是有原則的,比如,不切實際、還危及健康的要求,我們是不會滿足的,因為我們更愛你的健康、平安」

真情告白、但不隨意滿足,這才是建立在原則基礎上的愛,也是等價情感表達的最直接方式

02

拒絕型

讓孩子把禮物退回去

人與人之間,無非是需求、和被需求,而這些恰恰是相影相隨的

不管缺了誰,這段感情都不會完美

網上曾經看到一個視訊

有一個兒子,在母親節那天買花,想要給媽媽驚喜

可媽媽看到后并沒有感動,反而批評買花不實用,還讓孩子把花退回去

也就是這樣一番話,直接讓孩子委屈地哭了

後來,盡管媽媽也跟她兒子解釋,表示以后想要什麼會跟孩子開口,但拒絕孩子心意的習慣付出,到最后也會變成習以為常的習慣

親戚王奶奶的晚年生活就是如此

年輕的時候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可面對孩子的給予卻始終拒絕

小時候,兒女喂她吃糖果,她會說:「爸爸媽媽都是成年人了,這是小寶寶吃的」

再大些,兒女想要幫忙掃地、洗碗,她會說:「你把自己的學習管好就行了,家里不用你操心」

等成年后上班了,兒女回家給她買禮物,她也會說:「我們在家里什麼都有,你們掙了錢就省著自己花,不用管我們」

後來,兒女們真的如徐奶奶所想的那樣,不經常回家,沒有多少電話,甚至想吃糖時還被嘲笑說:「你都老了,還吃糖,那都是小孩子吃的」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飯,桌子上留著的永遠都是魚頭和魚尾…

原來,徐奶奶之前為了把魚肉省給她的孩子吃,就告訴子女們說:「我只喜歡吃魚頭」

這就是拒絕孩子關心你的因果關系

正如每段關系的開始都是相互客客氣氣一樣,父母把好東西都省給孩子,孩子自然也想把好東西留一些給父母

倘若這個過程中,家長只知道付出、不知道接受,那孩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他們不需要…」、「也不喜歡」的潛能認知

所以,對父母反感的孩子不是白眼狼、也不是冷漠無情,他們只不過是被拒絕后失落,感受不到需求、也無法獲取情感能量

就像情感能量一書中說到的一句話:

「每個人的情感都像是一個小口袋,裝進口袋的,是你的需求和滿足,而從口袋里掏出來的,卻是愛別人的能力、與成就感」

而孩子愛別人的付出過程,也恰恰是他們體會愛、學會愛、和延續愛的過程

若這個階段,父母接受了,那孩子的愛才會真正完整

03

強勢型

家長說的話就是圣旨

沒有天生薄涼,只有不一般經歷的童年,過去成長的好壞體驗,也會直接決定接下來的情感狀態

有一個朋友,經常被她媽媽罵「白眼狼」、「不孝女」

時間長了,村里也傳出她如何不孝的各種聲音

比如:

「這姑娘好家伙,自從出去上班后,一連好幾年都沒有回家陪她父母過年,性格是真的野啊」

「這眼高心大的人果然不一樣,飛出去,就不想再回來了

「還經常聽她媽媽說,早知道養出如此不孝順的女兒,當初還不如直接掐死」

聽著一句句熟悉的聲音,我似乎慢慢理解了朋友身上的冷漠

一個整天生活在打壓、和強勢環境的人,先不談有沒有親近你的想法,光是一句句「白眼狼」就讓人忍不住躲避

事實上,朋友母親的強勢遠比一句句「白眼狼」還要可怕

小的時候不喜歡吃蔬菜,媽媽還非要給她夾蔬菜

如果不愿意吃,就給你一個憤怒的表情,然后威脅說:「再讓我發現你挑食,看我不把你扔門外去,好好把你餓一頓,到時候連草都知道吃了」

大學聯考時不擅長理科,打算選擇和文科有關的專業,母親反對

如果沒按照她的要求報考志愿,那接下來就是各種借口逼迫妥協

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也是一樣,哪怕是已經離開家、依然無法擺脫掌控

但凡是母親的一句話,那絕對要如圣旨一樣絕對服從

否則,母親的「毒嘴巴」就來了

完全不考慮你能不能接受得了,反正就是要用激將法逼你妥協

後來朋友實在是受不了母親的掌控,就躲在外邊不敢回家

用她的話來說:

「不是我不愿意回家,也不是我不想孝順,而是一靠近那個家全身上下都不舒服,也不管你如何對他們好,他們始終都覺得你不如別人優秀」

這就是距離下的冷漠,也是成長環境下的因果關系

最重要的是一個從小都覺得自己不被愛的孩子,長大后又如何愛別人、愛自己呢

綜上可見,一個孩子愛人的能力,一定是在建立在被滿足、被接受、還有被尊重的基礎上

一個父母真正愛孩子的方式,也是讓他們在這些體驗感中真正擁有愛、學會愛、延續愛…

那麼,關于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是一場因果關系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