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會發現,如果寶寶總是將一句話掛嘴邊,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口頭禪。像「謝謝」、「打擾一下」、「沒關系」這些禮貌用語家長應該要鼓勵孩子說,假如是負面的「口頭禪」,家長就要及時糾正孩子,因為「口頭禪」的本意是指一個人習慣在有意或無意間時常講的說話語句。根據現代心理學的觀點,「口頭禪」其實也不是完全不「用心」的行為,它背后隱含著當事者一些心理活動和心理作用。
綜上所述,一個人的「口頭禪」很可能就代表了這個人有怎樣的性格、品行,而「口頭禪」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很多都是從小就養成的,如果孩子從小總說這幾句口頭禪,長大后情商不會很高,家長們就要注意了,不趁早改要吃大虧。
1、我不會、我不行、我不能
班級開展了小組競賽的活動,每個小組都已經討論完畢,每組要派人上台去匯報小組總結,以決出最后的獲勝組。玲玲這組大家極力推薦她上去,不單單因為她是組長,而是這個匯報里大都是她的想法,但是玲玲很排斥上講台發言,一個勁的說:「我不行,我不能,你們換個人。」沒辦法只能換人上,結果就是小組拿了很差的名次。而且這也不是玲玲第一次說「我不行」,之前班級長跑比賽她也說過這樣的話。
「我不行」有的時候并不是真的不行,是一種怯場的表現,如果玲玲總是說我不行,同學們聽多了,只會覺得這個人很膽小,一遇到事情就退縮,不值得交往,進入社會,同事請幫個忙,或者工作上到自己表現的時候,也總說「我不行」那就是情商低的表現。
家長們如果發現寶寶開始說「我不行」,要正確引導,多鼓勵他們,給予他們內心的支持,只有內心強大,才不會在意外界的看法,拋開「我不行」,變得勇于表現自己。
2、不給,都是我的
童童每天旁晚都會和小區里的小朋友玩耍,這天媽媽正好在外面看見了童童,便從袋子里拿出剛從超市買回來的零食讓他和下朋友們分享,只見童童一個勁的搖頭,嘴里說著:「不給,都是我的!」媽媽以為只是開玩笑,沒想到拿到零食的童童真的獨自一人享用,讓一旁的小朋友們眼巴巴的看著。今天媽媽在旁邊看著都是如此,那以前童童肯定也沒少做這樣的事。
總說「不給,都是我的」的孩子,內心一般都比較自私,不懂得分享,任何事物都想占為己有,這樣的做法很難交到朋友,而且以后長大工作上、生活上少不了要和別人互相幫助,資源共享也是常事,如果依舊只為自己著想,不懂得奉獻,就很難立足于社會。
因此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從不吃獨食開始,一步步的讓孩子降低占有欲,提高孩子的情商,同時告訴孩子分享只會讓你得到更多,包括別人的感恩,甚至是友誼,這些對孩子今后的發展都有好處。
3、才不是我,不是我干的
過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小孩們也是熱鬧,在屋子里盡情的追逐打鬧,畢竟過年孩子一多家長也懶得管。正在廚房里做飯的媽媽聽到外面「啪」的一一聲響,急忙出來查看情況,原來是姥爺收藏的老古董摔碎了,其實是亮亮和表弟一起弄壞的。但是當媽媽問道:「是誰打碎了姥爺心愛的古董?」亮亮趕忙開口說:「不是我干的。」看見表弟一臉委屈的嘟著嘴,媽媽就知道了真實情況,事后狠狠地批評了亮亮的行為。
「不是我干的」言下之意就是另外的人干的,將自己完全撇清,這是一種逃避,不勇于承擔責任的行為。孩子小事上逃避責任或許僥幸不會被追究,但是慢慢積累這樣的習慣,做了錯事只要說「不是我干的」,那麼自己就能洗清嫌疑,這樣往往會釀成大禍。長大后也這樣,不僅一些重要工作不會安排給你,而且工作晉升考察中,也會因缺乏擔當意識而失敗。
首先孩子想要逃避責任的原因就是怕面臨懲罰,所以當孩子犯錯后,家長應該先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不是一上來先劈頭蓋臉的一頓指責,甚至是打罵,這樣會給孩子留下陰影,以后不管怎麼樣都不會承認錯誤。然后就是和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做錯事并不可怕,畢竟人無完人,只要你像男子漢一樣勇于坦白,不管到哪都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4、與你何干,關你什麼事,你管的真寬
土豆在樓底看到一只流浪貓,便上前戲弄它,小貓嚇得一只哀叫,仿佛在向土豆求饒,但是土豆依舊不放手,一個勁的用東西砸小貓咪。路過的大爺看不下去了,上前制止土豆,土豆直接撂了一句:「與你何干,關你什麼事,你管的真寬!」老人知道土豆是附近出了名的「小霸王」,也不再勸說,直接抱起小貓咪就走了,留土豆一人在原地憤懣不平。
像土豆這樣的孩子明顯是不知好歹,不服管教慣了,情商低而且很容易與別人起沖突。通常別人愿意插足你的事情,是想幫助你解決問題,將你往正確的道路上引導,一句「與你何干」會讓人有一種「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感覺,下次你再出問題,就不會伸出援助之手。
家里的孩子如果像土豆這樣沖,對別人的幫助視為管的寬的話,一定要及時糾正,教會孩子感恩,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幫助或指導你的義務,將「與你何干」換成「好的,謝謝」,會讓他人有一種收獲感。哪怕是別人的話,或者行為對你起不到任何作用,你也要客氣的回應人家,這是高情商的表現,因為沒準你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會需要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