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過度喂養壞處多!寶寶吃奶后出現「這6個信號」,提示已經吃飽了
2023/10/14

大家平時看到白白胖胖、胳膊小腿兒像藕節一樣的寶寶,都會心生好感,忍不住感嘆:這孩子喂養得真好!老一輩的人們更是對大胖娃娃有著謎一般的執著。

傳統觀念中,胖娃=福娃,特別招人稀罕,但莞媽還是要提醒一句:胖娃雖可愛,千萬別過度喂養!

一次帶孩子去做兒保,遇一位新寶媽抱娃看診,后面跟著孩子的奶奶。只見寶媽神色焦急,跟醫生訴說寶寶兩個月大,這幾天特別嗜睡,連奶都不起來吃,而且瞅著臉色發白,嘴唇有些發紫。

醫生仔細檢查了寶寶的情況,又細細地問了孩子的喂養情況。當聽聞寶媽每次給孩子喂完母乳,奶奶擔心孩子吃不飽,又加喂60ml配方奶后,頓時明了。

醫生判斷或是由于過度喂養,造成寶寶輕度缺氧,當即指責這位奶奶的錯誤行為。兩個月大的寶寶,胃容量也就雞蛋般大小,母乳+60ml的配方奶,幾次操作下來,這是生生地把寶寶撐壞呀!

常規狀態下,寶寶的胃容量有限,但很多家長都「高估」了孩子的胃口,特別是新生兒階段。如果寶寶喝奶經常超過胃容量,時常處于「吃撐」的狀態,就是過度喂養

⚠️過度喂養壞處多,家長別不在意

新生兒是過度喂養的「重災區」,這是因為他們本身胃容量很小,一不留神就喂多了;其次,新生兒吃奶主要依賴于原始反射——吸吮反射,他們根本無法抗拒家長的過度投喂。

那麼寶寶過度喂養都會有哪些危害呢?

☆消化不良:過量的食物在撐著胃,若不能及時消化,可能會出現吸奶、惡心、腹脹、腹痛等。

☆食欲不佳:長時間過度喂養,會使寶寶脾胃功能減弱,通常對食物的欲望會減少,拒奶。

☆過于肥胖: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超過正常標準。如果寶寶吸收不良,還可能表現為體重減輕,低于正常標準。

☆腦疲勞:過度喂養會使寶寶出現過度消化的情況,即將有限的血氧從頭部轉到消化道,導致大腦出現暫時缺血,產生腦疲勞。

☆增加疾病風險:寶寶長期處于過度喂養的狀態,會對寶寶健康產生極大影響,使消化系統和心血管類患病幾率大大增加。

所以看到這里,你還會覺得給寶寶多吃一點沒關系嗎?古語有云:若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可見連古人都知道不要給孩子吃太多,保持七分飽即可。過度喂養只會慢慢「偷走」寶寶的健康!

如何避免過度喂養?參照這份喂養建議就夠了

母乳喂養的寶寶較少出現過度喂養的情況,而奶粉喂養的寶寶,通常是由家長自行判斷寶寶是否已經吃飽,因此有時候可能會出現誤差。

加上家里的老人比較心疼娃,總想著再吃一點,孩子就長得快一點。因此總會在不知不覺中,就給寶寶吃過量,導致過度喂養。

針對各月齡的寶寶怎麼喂養,喂多少合適,大家可參照這份喂養建議: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自嬰兒2月齡開始,每天的總奶量要大于600ml,6個月以內每天總奶量不超過960 ml,6-12個月適量添加輔食,每天總奶量不超過800 ml,1-2歲不超過600 ml。

一般情況下,建議寶寶3個月內按需喂養,3個月后可逐步過渡為按時喂養。寶寶出生后應盡早開奶,無論什麼條件下,應盡可能地堅持純母乳喂養。

當然,除了科學合理地控制寶寶的食量以外,我們還要密切地關注寶寶生長的各項指數。只有不偏離生長指標太遠的情況下,寶寶的健康成長才能得以保障。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已吃飽?看這6個信號

過度喂養真心「傷不起」!但寶寶不會言語,我們要如何得知他是否已經吃飽了呢?其實寶寶身上會有一些信號,只要你平時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

一般情況下,寶寶吃飽奶,會主動松開乳頭,而且臉上神情滿足、愉悅,手部肌肉放松,如此就不要再把奶頭強行塞給他啦。

新生兒的胃呈水平狀態,如果他吃得太多,奶液會沖開賁門,并隨著食道反流,從寶寶的口中溢出來,也就是通常我們所看到的吐奶

寶寶吃完奶,不吵不鬧安靜地入睡,或醒著能玩耍1-2小時甚至更久,說明寶寶已經吃到了足夠的奶,因此不必擔心他餓著。

寶寶大便不正常,比如大便呈水樣、有奶瓣、拉的次數多,且帶有泡沫和綠色等情況,就意味著可能是過度喂養了。

在沒有額外喂水的情況下,寶寶小便正常,即每天尿6次以上,且顏色清亮不發黃,說明寶寶的食量是正常的。

在寶寶吃奶的過程中,能聽到明顯的吞咽聲,說明寶寶吃到了大口的奶。如果吞咽不明顯,且邊吃邊哭鬧,說明寶寶吃不飽,有可能是母乳分泌不足,要想辦法催奶。

寫在最后

若感覺寶寶明明吃飽了,卻還叼著奶頭不放。那麼建議你給他準備一個安撫奶嘴,既能滿足寶寶吸吮和安撫的需要,也能避免攝入過量的奶。

當然,寶寶的胃有一定的「彈性」,偶爾多吃一些,或稍微吃撐一點影響不大。只要不是經常性、長期這樣就行。

喂養過度對于寶寶來說不是「福氣」,而是一場「災難」,不僅影響發育,更為健康埋下隱患!養育孩子是一項精細而偉大的工程,想要面面俱到可不容易,運用科學的方法,能讓我們少走許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