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有種無奈叫老人「假帶娃」,苦的終究是孩子,父母心里要有數
2024/05/06

并不是所有的奶奶,都會為了帶孫輩,而放棄自己的樂趣與愛好的。

一位寶媽推文說:

「我終于忍不住了,剛和婆婆大吵了一架,把她買的零食摔碎踩爛了。」

原來,她那剛50歲的婆婆,特別愛出去玩,每天帶著孩子和一群大爺大媽出去玩,跳廣場舞。

孩子餓了就給孩子買零食,喝飲料,經常給孩子餓得哇哇哭。

寶媽跟婆婆溝通過,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希望婆婆能給孩子做點飯吃,吃多了零食、喝多了飲料對孩子身體不好。

可婆婆覺得寶媽是在挑刺,還威脅寶媽讓她自己帶。

寶媽說,我上班也是希望家里的日子過得好一點,婆婆以后也要她兒子養老,如果自己帶娃,她兒子一個人上班養一家老小,日子過得太緊張了。

寶媽最后說:「看著婆婆這樣帶娃,心好累啊!」

這位寶媽的帖子,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

對一些老人來說,他們看似在帶娃,實際上,他們又不愿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娃身上,就出現了大家口中的」假帶娃」現象。

01.那些「假帶娃」現象

1.無節制地讓娃看手機

寶媽程:

「我讓婆婆多帶孩子出去玩玩,可我婆婆就喜歡躺在床上刷手機,抖音自拍一天能發三四條。讓她帶孩子出門玩,就是不聽,有時還抱著孩子一起看視訊,還不能說。」

隨著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用手機娛樂不再只是年輕人的專屬了,很多老人很熱衷刷視訊、玩自拍,在網上沖浪。

電子產品的方便,小視訊有趣,游戲刺激,有的老人帶娃時,也把電子產品當成了哄娃神器。

孩子不乖,就讓孩子看電視,或者給他一部手機、一個iPad就行了。

雖然給孩子玩電子產品,孩子不哭不鬧,老人也輕松不少,可對孩子的傷害也不小。

不僅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造成視力疲勞和近視,還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身體健康,性格的發展。

2.給孩子吃飽穿暖,不磕碰就行

很多爺爺奶奶是經歷過饑餓考驗的,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也僅局限于吃飽穿暖,不磕著碰著就可以了。

鄰居家的孩子一歲半多了,除了胖,不會爬,不會走,不會說話,朋友怕孩子有問題,帶孩子看醫生。

雖然孩子胖乎乎的很可愛,但檢查顯示感覺統合能力,運動能力、言語功能均落后于同齡。

原來,孩子的爺爺奶奶帶娃時,天天抱著孩子,或者把孩子放在推車里,很少跟孩子講話,讓孩子自由活動,還過度喂養。

醫生建議家長改變這樣的養育方式。

因為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發育最關鍵的時期,也是教育的啟蒙期,孩子需要盡可能豐富多元化的感官刺激,才能更好地成長,更好地認知世界。

3.安全意識淡薄

有一寶媽私信我說:

「婆婆來帶孩子,四個多月,孩子就摔傷了3次,該怎麼辦?」

有的老人表面照顧孩子,但安全意識薄弱。

孩子不會走路時,喜歡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床上或者沙發上,造成孩子身上小傷不斷。

在外面時,有的老人會被各種事吸引,喜歡跟人聊天,眼睛總不能跟著孩子。

還有的老人,因為喜歡打牌,帶娃的同時也打牌。

「我婆婆愛打麻將,經常把孩子帶到棋牌室,自己玩牌,棋牌室里煙霧繚繞的,跟她說棋牌室空氣不好,孩子經常感冒咳嗽,可能跟這也有關系,可婆婆依然我行我素。」

去年夏天,我老家也發生了一件奶奶打牌,導致孫子出意外的事件:

兒子和兒媳在外打工,爺爺出去干活了,奶奶在家帶兩個孫子,趁著孫子睡覺,出去打牌,兩個孫子起來去河邊玩水,等大人發現時,兩個孩子都掉水里淹死了。

02.老人「假帶娃」的原因

對很多奶奶們來說,自己養大了兒子,任務已經完成了,本想過個自由的晚年,可是帶了孫輩后,這些情況就無法實現了。

1.帶娃太累,想歇歇

帶孩子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尤其是對有一定歲數的老人而言,不僅要帶小寶寶,還要兼顧家務,簡直太辛苦了。

張姨和兒媳住上下樓,為了減輕小兩口的壓力,孩子沒出生,張姨就跟兒子兒媳表示,孩子以后她全力幫忙帶,他們好好上班賺錢就行了。

孩子出生3個月后,孫女晚上就開始跟張姨睡,張姨睡眠本就不好,帶孩子睡覺后,睡眠質量就更差了。

張姨經常感到煩躁,覺得累,有時候在家也懶得動,可孫女又在學步期,真是苦不堪言。

有時張姨就帶著孫女看電視,或者給玩具讓孩子自己玩。

張姨說,帶大孫女就行了,孩子們要是要二胎的話,自己是不會帶的。

2.沒有私人空間

每個人都想擁有屬于自己的退休生活,可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后,為了減輕小兩口的負擔,很多爺爺奶奶就加入到了「帶娃」大軍中來了。

可帶孩子不是幾天、幾個月的事情,一帶孩子得好幾年,還不得閑。

而且現在很多年輕人平時上班,休息日就跟朋友聚餐,去各處游玩,把孩子完全丟給了老人。

老人完全沒有一點自己的私人空間,每天只能圍著孩子轉,不得不犧牲自己的興趣愛好,很是委屈。

3.育兒觀念引發的矛盾年輕人和老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所接收的信息也不同,育兒方面也難免會產生矛盾。

有的年輕人覺得,雖然老人有養育子女的經驗,但他們的養育經驗根本無法應對今天的社會標準和家庭需求;

有的老人覺得,年輕人帶娃太浪費,也太圖省事、舒服。

有分歧很正常,如果相互沒有很好的溝通,兒女嫌老人操心太多,老人埋怨子女不聽話,就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老人對子女有怨言,在帶娃時心情不好,也會把這種情緒抒發給孩子。

03.學會尊重和感恩,讓3代人共贏

有老人幫忙,家庭的收入和生活質量都能提高。

很多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很想在退休之后有自己的生活。

當他們被孩子請求幫忙帶孫輩后,也就失去了自己自由的時間。

原本的計劃一下被打亂,也會讓老人心里有種不平衡的感覺,如果兒女再不能體諒自己所做的付出和犧牲,時間久了,各種矛盾就不可避免地會顯現出來。

因此,作為兒女,如果我們已經決定讓老人幫忙帶娃,在老人愿意幫自己帶娃時,我們就要打心眼里尊重老人。

有時,老人與孩子是一樣的,不喜歡被人說教,說得越多,逆反心理就會越強。

我們中國有一個字叫「哄」,就是教我們要學會用嘴巴「共情」。

因此,我們要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情緒。

在與老人說話的時候,就算與老人意見不合時,也不要怨恨,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把握好尺度,學會點到為止。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雖然隔代養育有問題,但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孩子能夠獲得更多、更豐富的愛,也能在這個「小社會」中學會求同存異。

其實,父母與老人的相處方式,也是在用實際行動向孩子展示,晚輩尊重和感恩老人,孩子也會跟著學。

總之,父母是育兒的主力軍,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能「摻假」。

當在老人帶娃「摻假」時,在體諒老人的同時,更要運用合理的方法,來讓孩子的成長進入正軌。

比如,勇于承擔養育責任,不上班的時候多陪娃,娃有不好的行為習慣多引導,學會與老人溝通,雙方一起努力,這些都是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