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朱芯儀:當了母親才知道,媽媽要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
2023/08/18

身為母親

母親的愛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邊來個簡單的問題,猜猜看:如果妳家裡有三個小孩,妳總是跟他們每個人說「媽媽是最愛你的」,當 他們三個人都在時,妳問說「媽媽最愛誰」時,他們會怎麼回答?

乍聽大家應該都會想,一定每個小孩都熱情積極地舉手說「我我我」、 「媽媽最愛我了」。

結果不是。有一次,當我在家這樣問我三個寶貝時,他們居然同時都互相指著另一個人說「媽媽最愛〇〇〇」,都不是說自己。

當時我覺得好玩又有一點驚訝。

因為我十分注重每個小孩的不同,三位寶貝的性格都不太一樣,所以我都會分別有跟他們獨處的時間,也為了讓他們覺得自己特別,每次都會跟他們強調「媽咪是最愛你的」。

三位小孩裡,可能自己謙虛,不好意思說是最被喜歡、或許是沒那麼有自信,不相信媽媽平常說的「最喜歡」是真的,但看著他們指著誰才是最被喜歡的那個時,不禁想到小時候的自己。

常有人說,成為母親之後,才能明白,小時候常不諒解或偶爾針鋒相對的母親,是在想什麼。

這句真的很認同。

前面都說了我小時候是「班傑明」,什麼事情都很豁達,也可以說是有一些我行我素。雖然不是什麼會對大人頂嘴的死小孩,身為大姊的我跟弟弟妹妹感情也很好。不過,有時候就是,想幹嘛就幹嘛,絕對不是大人說要怎麼做,就會怎麼做的那種,算是挺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吧!

不過,在我的少女時代,當時學校都還有教官,怎麼可能會像現在的教育環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當時也沒有什麼親子教育專家會跟父母們講該怎麼做。

那時的教育方針就是「聽爸媽的就對了」、「聽長輩跟老師的就對了」,聽話就是一百分,也就是這樣我才會成為「為了要逐漸社會化、為了瞻前顧後、為了識大體、為了大家好」,反而往往忽略自己心情的人。

只是,我的母親以前為了我的隨性跟各種「為什麼」吃了一些苦頭。

前陣子聽到一個朋友的故事,說一對小姊妹吵架,才小學四年級的姊姊對小學二年級的妹妹說:「妳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是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妳自己不會想嗎?」

當時聽了覺得:「哇,這孩子真的聰慧反應快!」我的大兒子也是獨立思考型,常常我們說吃這個好、吃什麼會長高等等,也會舉一反三說出:「是你們覺得好?還是我覺得好?」

小時候我也是會說出這樣「金句」的豁達女兒。我這個先天豁達的人,偶爾忙碌時,聽到老大對我說這一句,都會感到有點頭疼,要不是看了許多教養書說,這是好事,真的會很想大吼:「老娘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準吵!」

也是在這過程才理解,難怪我母親以前總是會選擇用「鐵的紀律」希望我聽話。不聽話用罵的,再不聽就用打的。

我的母親是忙碌的職業婦女,在家是火象星座直腸子,性格風風火火,卻不藏話,情緒來了丟出去,心情整理乾淨就往下件事前進;在公司卻是以和為貴、凡事按照SOP。有些客戶遇到她也要讓她三分,因為她就是很守規矩、一視同仁。

就是這麼守規矩,所以她教育孩子的方針也是。不會有現在教育專家叮嚀的要根據孩子不同的性格調配,就只有一套「媽媽說了算」。包括吃東西什麼也是,三套一樣的早餐,差不多的衣服......想要不一樣,準備吃排頭。

就因為這樣,遇到我這個很有想法的女兒,直到高中,我還是會被媽媽愛的權杖「叮嚀」,同學看到傷都會嚇一跳。

以前我不理解,會難過。為什麼一定要什麼都聽話?為什麼有自己的想法會被打?為什麼我不能說自己的意見呢?

但當了母親才知道,媽媽要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

有次我問了我母親,為什麼以前都只用一套。媽媽說:「我跟爸爸要忙著養家、照顧你們,沒有那麼多時間。」

也因為這樣,當了母親之後,我選擇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也許是彌補童年時總看著爸媽忙于工作身影的自己,我希望在孩子的回憶中,有很多事情是跟我一起的。

所以,我會積極融入孩子學校生活,學校所有活動只要可以我都參加;孩子的大小事,在學校跟哪位同學好、跟誰吵架,遇到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情,我都盡力去了解,並且跟老師有良好的雙向溝通。

當孩子在學校發生問題時,我傾向聆聽每個人的說法,去理解發生了什 麼事情。但這也是我幸運我有選擇可以這樣做——我的工作讓我有彈性的時間,能夠多多和他們相處。

當然,對于孩子的期望,我承認隨著乳癌發現到治療,也有了不同的看法。以前當然也想著我要當恩威並重的虎媽,不打罵但有威嚴,教育出 自律又各自有發展的孩子。

後來,我發現恩威並重,想得容易做得難,有時候還是會想大喊「大家都聽我的」,誰想理性啊?不過要記得孩子的不同,是我想做到的。

現在,每天早上還是會聽到我喊著大家「起床囉」的聲音,愛賴床的當然會被念幾句,喜歡早早起床的孩子,會有我的鼓勵。不過對于學業跟表現,我沒有一定要他們得第一名。

對于學習,我希望他們是能享受這個過程,當然會有一些課業要求要追上去,但是要符合他們的興趣、喜好,多元發展。關于他們的將來,我會給予建議,不過答案還是在他們身上。就像二兒子樂樂從小就很愛畫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還能得獎,讓他成就感滿滿,身為母親我就很替他開心。

大兒子就是軍師性格。高敏感的他,很會判斷在團體中目前的狀況,也是很會出主意的人。對于喜歡的事情學習能力很強,像最近他們在玩魔術方塊,也沒人教他,就看同學玩跟看了一次影片,很快就上手、可以解開了,我都沒把握自己有沒有辦法解開。他是那種一旦喜歡一個東西, 就會喜歡很久、搜集很多資料的類型,也是目的性很強的小孩,口語表 達能力超級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

小女兒就是一個小公主,她是我們家最愛漂亮的,不,她最近比我們家,甚至大姑跟姊夫都還像藝人、都還愛漂亮。她每天會穿著小公主的紗裙,裝扮整齊地上學;下課回家馬上洗澡,回家換家居服,是換漂亮裙子; 睡前才穿睡衣,而且對自己的衣著造型很有想法,都會決定自己要穿什 麼。有次同學穿休閒服去幼稚園,還童言童語問同學:「你為什麼穿睡衣來啊?」我跟老師趕忙機會教育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打扮的風格,要 去接受各種不同的樣子,這樣輕鬆的打扮,就是同學喜歡的啊!

這點真的很奇妙,因為我平常是打扮很輕鬆隨性的人,這超級愛漂亮的 性格,完全不知道遺傳到誰,家裡也沒有人是這樣。但她跟衛斯理很像, 對外的時候總是會要維持完美形象,幽默風趣可愛;如果遇到不開心的 事情,回家才會說出來。也因為太完美主義,常常犯錯或有問題都不好 意思說、不敢發問,要我們循循善誘才會說出來。可是她也宇宙愛撒嬌,同時非常貼心。之前化療時,有天我在家跟孩子們說:「媽媽好累喔,腰痠背痛,有人要來幫我按摩嗎?」當時老大跟老二都專注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沒注意到,妹妹馬上跑過來幫我按摩捏腿,小小的力道給的是暖暖的愛,十分可愛。

三個孩子都各有自己的優缺點,也因為這樣,我都盡量用不同的方式跟他們相處,希望他們都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未來能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發現自己的興趣,也喜歡讓孩子們體驗不同的課程。

日常生活裡,我常常會幫他們找一些小樂趣。像某一天他們下課時,我在附近廣場逛逛買農產品,當時弟弟一直問:「不能去旁邊公園玩嗎?」 我說:「因為太重了,我需要幫手幫忙提,而且你們要能說出,在這邊看到的十樣農產品。」

當下把採購變成一個小遊戲,兄弟倆直接傻眼,就拚了命地問老闆、還一直在比誰幫忙拿得多(哈)。等我買完,就讓他們去公園跑跑放電。

也許是彌補小時候的遺憾,更或許等孩子發現喜歡的事,並持續努力,還要花一些時間,但是我可以等,等到小鷹可以獨立飛翔的那天。

也是為了這些小鷹,這段時間,我才那麼努力地找回生活的平衡,想要健健康康地陪伴他們更久。

但為了長久,對于母親這個角色,我做了一點點小調整。 除了理解到孩子不需要考一百分才是最棒的、健康快樂最重要之外,還有包括我把自己的順序放在哪。

以前我是那種什麼都保留給孩子的媽媽,譬如老大愛吃雞腿,我一定都是留給他,我吃配菜;買了什麼雞蛋糕或者韓式炒年糕,他們要都給他們吃,我吃其他就好。

現在呢,我想吃的我就買兩份,孩子的跟我的;如果大家都喜歡,多買一些也無所謂。

因為我不想要有為了孩子「犧牲」這樣的念頭,孩子喜歡吃雞蛋糕我也想吃,那當然是一起吃啊,沒有一定要讓給他們。

孩子吃了雞腿之後其他不想吃了,我會跟他說這不可以,而且你不能只擁有你喜歡的東西,因為媽媽跟爸爸也會喜歡、也會想要。

媽媽所給予的愛,一定是獨有的,但媽媽的愛不是只看得到你們,卻忘記自己。身為母親也是隨時在學習,初當母親時,我是學著去當小時候我想要的母親的樣子;但到中期,我開始懂了母親當年作為一個職業婦女跟媽媽的為難,現在我更想在這中間找到平衡。

我還是希望孩子好,只是那樣的好,是不是需要我們一起找出方法?就像我對他們的好不代表什麼都給他們,我自己什麼都不要;也不是那種我覺得對你好,可是你根本受不了。

母親這個身分很為難,但也是我的驕傲。

母親的嚴厲,少女時期的我不懂,甚至會感到青春期的苦澀與不體諒。但如今,當我成為一個母親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很謝謝她,讓我成為不是遇到困難時,就只會覺得是對方有問題或者指責對方的人。

會試著去理解每個人的不同,去試著,相信跟保護自己愛的人,但不是永遠覺得他們就是對的。

摘自  朱芯儀 《保留那個快樂的自己》/重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