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孩子叛逆、難管、脾氣大,根本原因在這里
2024/02/20

有位朋友說:

「要是養孩子像養貓一樣多好啊,你只需要好好愛他就行,不用擔心會把他寵壞。更不用費盡心力管他,教他各種規則、行為習慣,這一部分,是最讓人頭疼的。」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愛和責任,為了讓孩子學習知識,規范言行,明確是非,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健全的人格,未來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但許多家長在管孩子這件事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他們普遍反映孩子特別難管,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才能有效應對孩子表現出的各種難題。

最典型的有:

喊他做事跟沒聽到一樣,紋絲不動,再喊兩句就開始生氣;

不聽父母的話,說一句頂十句,我行我素;

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故意和父母對著干;

自控能力很差,壞習慣一堆,軟硬兼施也不改······

難管的孩子不是生來如此,跟家長平時的教養方式是分不開的。尤其是下面這4件事,會讓孩子越來越難管——

孩子小時候,溺愛縱容

孩子0-6歲階段,好奇心和探索欲最旺盛,他們還沒有「界限」這個概念,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他們會用各種方式來試探,根據大人的反應來判斷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是壞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這段時期,如果家長重視規則教育,早早地幫助孩子明確行為的界限,言行有規矩,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的思維、性格會得到正向發展,以后家長管起來會更容易。

然而在有些家庭中,家長從小對孩子寵愛無度,百依百順,做錯事了也不管,認為孩子大了再管也不遲。

殊不知,從小被家里人慣著,要什麼有什麼,想干什麼就干什麼的孩子,全能自戀心理會越來越膨脹,以為整個世界都圍著自己轉,性格上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自私、霸道、蠻橫。

隨著他的成長,性格上的特點也會逐漸放大,問題行為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再管起來就更難了。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道德發展理論指出,2歲左右的孩子進入了規則的敏感期,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建立規則。

也就是說,從孩子2歲左右開始,家長就應當規范孩子的言行,比如打人、說臟話、長輩說話愛插話、公眾場合瘋跑吵鬧······

0-6歲階段,也被稱為潮濕的水泥期,孩子可塑性最強,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最大,因此,家長應該把握好這段時期,盡早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在重要的事情上立下規矩,和孩子堅定執行,比如,餐桌上的規矩:吃飯時坐在餐桌旁,不許亂走動、看電視;早睡早起,養成規律作息;愛干凈、講衛生、用完東西放回原處······

從小把規則意識植入孩子心中、并引導他堅持好習慣,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家長將來也會省心很多。

親子關系出了問題

很多家長管孩子,重點都放在了「」這個動作上,忽視了親子關系的重要性。

孩子不聽話就發脾氣、大吼大叫,跟孩子說話態度強硬、冷嘲熱諷,慢慢的,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

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管孩子,孩子只會更加不配合。

還有些家長平時工作忙,很少陪伴孩子,親子之間缺少交流和互動,好不容易有空了,就詢問孩子的學習,教訓孩子,講大道理。

當家長沒有付出情感,親子之間缺乏依戀,教育也會以失敗告終。

《變形記》中,有一個16歲男孩吳新穎,跟媽媽的關系非常緊張。

媽媽對他可以說是百依百順,甚至有些討好,但他完全不領情,還常常表現出對媽媽的厭煩。

媽媽給他買最愛的糖葫蘆,他不耐煩地推開;全家一起合影,媽媽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他憤怒拒絕。

節目播到後來才知道,吳新穎的童年時期,父母并沒有花太多心思陪伴和關愛他。

男孩表現出的逃離、叛逆、不服管的背后,隱藏的是親子依戀關系的缺位。

父母與孩子,是先有關系,后有教育,缺乏溫度的管教,只會把孩子推向對立面。

只有良好的親子關系做基礎,孩子才會從內心里愛父母、認同父母,愿意聽從父母的教育。

親子關系和諧,孩子從中感受到父母的愛,內心充滿安全感,能夠自信、勇敢地探索世界、發展自我。

當發現孩子越來越難管,家長可以反思一下親子關系的質量,先把重心放在修復和維系親子關系上來。

保證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注意親子互動、溝通的質量,平等、尊重地對待孩子,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多給予孩子愛和關心。

家長維系好親子之間的心理紐帶,才能擁有引導孩子的力量。

家庭里的教養方式不統一

一個家庭里,教育孩子應當只有一種聲音,如果家庭成員間,用不同的態度、方式去管孩子,就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難管。 

《妻子的浪漫旅行》里,演員郭曉東說,妻子程莉莎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很嚴苛。

他說,兒子吃塊巧克力,都得先征求媽媽的同意,看到兒子央求的眼神,他特別心疼。

所以趁妻子不注意,他會偷偷地拿給兒子吃,并告訴兒子要保密。在許多事情上也是這樣。

許多家長都曾為這個問題苦惱過,通常是自己對孩子堅決執行的規則,另一半或家里的老人卻總是縱容孩子,甚至當著孩子面和自己爭執起來。

家庭成員間對待孩子立場不一致,會破壞孩子的規則感,家里立下的規矩失去效用,也影響父母的權威。

拿吃巧克力這件事來說,媽媽不允許孩子多吃,爸爸卻給他吃,孩子就會感到疑惑,不知道巧克力到底能不能多吃,也不知道該聽誰的,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媽媽很兇,爸爸對我好。

于是,孩子在各種事情上都開始學會試探父母的底線,哭鬧撒嬌,并懂得挑容易妥協的一方「下手」。

比如媽媽不讓看動畫片,就去找爸爸;做錯了事,理應受到懲罰,結果孩子就去找平時會袒護他的人,避免了懲罰。

這樣顯然不利于孩子認識錯誤、建立正確的認知、養成良好的習慣。

只有家里人統一戰線,在原則性問題上立場堅定,孩子就會漸漸明白該遵守的規矩必須要遵守,做錯事了就要承擔后果,胡攪蠻纏、不聽話等試探[性.行.為]會減少很多。

因此,大人們要避免當著孩子面爭論,有分歧要私下溝通、探討,針對孩子各類問題的教養方式達成一致。

還可以采取分工合作的辦法,誰負責生活上的問題,誰負責學習上的問題,在不是自己負責的領域,不互相干涉。

教育方式一成不變

隨著孩子的成長,界限感增強,渴望獨立、自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是用以前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各種小事都要管,和孩子溝通也簡單粗暴,那麼勢必會造成親子之間的矛盾,孩子就會用叛逆、不聽話的方式反抗父母。

這一點,處在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體會很深。

朋友家兒子上初二那年,母子之間的關系達到了冰點。

朋友很不理解,以前那麼乖巧聽話的孩子,怎麼一下子變得攻擊性那麼強?一句話沒說對,他就大發脾氣,平時在家跟父母也沒話說。

有一次,老師在班級群統計暑假自愿補課的名單,朋友想讓孩子報名,沒想到孩子一下子火了,沖著她大吼說:

「你總是按照你的想法決定我的事情,從來不問我的想法!我真的受夠了!」

朋友愣住了,孩子的突然爆發讓他思考良久。

的確,孩子大了,自己不能還像以前一樣,什麼事都擅自做主,不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 

可能孩子一直以來的冷漠、逆反,正是因為自己過于專制,讓孩子感覺不被尊重。

想通以后,朋友試著找機會和兒子溝通,了解兒子的內心世界,同時也不斷調整教育方式,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在各種事情上都和孩子商量著來,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後來,母子之間的關系好了很多,孩子也變得更加開朗、積極向上。

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校長周建華說過這樣一番話:

「小學重在陪伴、國中重在尊重、高中重在放手、大學及以后重在欣賞,家長投入的精力越往后應該越少。」

我很認同。

孩子小的時候,管得多一點問題不大,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一定要懂得慢慢調整教育方式,給孩子更多的尊重、自主權和充分的自由空間。

只有家長逐漸退出,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試錯,孩子才能承擔起自我成長的責任,激發出內驅力。

管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當家長始終秉持著這個理念,教育孩子的同時多加反思,就能避免以上4個誤區,陪伴孩子更好地成長。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