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心理學家:培養出一個「心理陽光」的孩子,「這三件事」父母盡量少做
2023/10/22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在生活中越來越常見。

根據國民抑郁癥藍皮書(2022-2023年發布)顯示: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的30%;50%的抑郁癥患者為在校學生。

圖源:《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

隨著社會環境的種種變化,競爭、內卷已經早早出現在孩子們的生活中。中小學生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很多孩子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比如:

沉迷網絡游戲、厭學;

人際交往中屢屢碰壁;

自卑、消沉、經常陷入焦慮的狀態;

脾氣不穩定且有攻擊[性.行.為];

獨立性差,過度依賴父母。

……

曾有數據顯示: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并且兒童心理問題門診人數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

不得不承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學校和家庭急需關注的問題。

很多父母對此十分不理解: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為什麼心理會出現這麼多問題?究竟是哪一步做錯了?

其實,一個心理陽光、健康的孩子,物質生活往往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關鍵在于「內心」:有沒有被愛、自信和勇氣所填滿,有沒有鍛煉出一定的心理韌性去面對真實的生活。

如果孩子在成長之路上,內心不曾有過這些力量,很容易產生孤獨和絕望之感。

擁有陽光的心理狀態,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諭,以下這三件事父母要盡量少做。

1

不要讓學習成績

成為孩子唯一的價值感來源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 中寫過這樣的一段話:「我是個有價值的人」——像這樣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養自律的根基,它直接來源于父母的愛。

而在很多家庭,學習成績變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也成了孩子唯一的價值感來源。

在央視紀錄片《我們如何對抗抑郁》中,鐘華是一名高三的女高中生,承受著巨大的學業壓力。

比如鐘華考了第三名,大人不會給出表揚,反而問:「那第一是誰啊?第二是誰啊?」如果孩子考了第一名,大人還是會追問:「那全級第一是誰啊?你排第幾?」

鐘華坦言:「‘你可以考得更好’是一個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就好像是我是一頭驢,我前面吊了一根胡蘿卜,我在拼命為了這件事奔跑。」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證明自己價值的唯一方式,就是學習,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很難得到父母的贊賞或回應。考得好,皆大歡喜,考不好,家里只剩下唉聲嘆氣。

有一位國中生問媽媽:「我做什麼可以讓你高興?」媽媽講:「你把學習搞好了,我就謝天謝地了!」在孩子看來:「學不好,爸媽就不高興,唯有學得好他們才會重視我。」

我一直認為「你只用管好學習」是一句非常殘忍的話。它在提醒孩子:你除了能在學習上證明自己的價值,別無他路。

很多孩子把學習當成家長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任務,沒有目標感,他們也無法從生活其他事情中獲得價值感,漸漸地,不能好好地與身邊人相處、不懂如何與世界相處。

在學習方面頻繁受挫,孩子會陷入自我否定中。很多孩子常常會產生一種對自己存在意義的焦慮,覺得學習和生活沒有意義,對自我產生了錯誤的價值判斷,這些消極的意識,一旦占據了孩子的內心,往往會伴隨著他整個學習生涯。

學習確實很重要,然而很多家長過度強調學習的意義,而忘記了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學習之路上,來自家庭的愛與支持越多,孩子才不會變得「空心」。

心理陽光的孩子,背后也會有個陽光的家庭,他們懂得:「家是一個永遠可以包容、接納我的地方。」不管自己是什麼樣,學習上遇到什麼樣的艱難,家人永遠可以接住自己。對自己永遠支持、理解、尊重的父母,孩子的內心才會是富足的。

2

不總以「我都是為了你好」

的名義  控制孩子

親子關系最容易掉入「控制」的陷阱」,這種控制最讓孩子感到痛苦。控制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無孔不入地監控。

一位14歲的少年,因為不滿父母在房間里安裝攝像頭,一怒之下跑去報警。

警察來到家里,爸爸不慌不忙地說: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能監控你?這種所謂的關心,擠占了孩子發展自我的空間,讓孩子有強烈的壓迫感和窒息感。雖然痛苦,他們卻無力反抗。

父母的控制行為,偶爾也會以「情感勒索」的形式出現。如果孩子不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會面臨一些指責、威脅,迫使孩子讓步,比如:

他們會把「這不是為了你好嗎?」掛在嘴邊;

他們會給孩子的不配合的行為貼上自私、不孝順的標簽;

他們經常抱怨自己的生活,引發孩子的內疚和罪惡感。

……

控制一個孩子,父母最常使用的理由就是「我是你的父母,我是絕對的權威,你必須聽我話,我對你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利」。然而,越是想方設法地控制孩子,最后也越容易失去孩子。

著名哲學家馬丁·布伯曾說:「一旦你將對方視為實現你目標的對象和工具,那麼,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麼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

每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會有獨立的意識,如果父母萬事插手,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升學成家,對孩子來說,反而變成一副枷鎖。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父母控制的手越長,孩子的焦慮與壓力也成倍增長,對家長的反抗心理和疏離感也越強烈。

沒有孩子喜歡總是被選擇、被決定。美國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斯魯德在《自驅型成長》一書里提出:家長無處不在的控制,導致孩子產生慢性壓力。隨著壓力的積累,逐漸削弱孩子應對和化解壓力的能力。

幸福的家庭,少不了界限感。幸福的孩子,也少不了來自父母的放手和尊重。唯有放手,孩子才能在不斷地嘗試和經歷中,發展出一個內心強大的自我。

3

不以「愛」的名義

剝奪孩子提高心理韌性機會

作為大人,我們常常不理解孩子所背負的痛苦:「孩子能有什麼煩惱呢?」其實,人生的每個階段,痛苦和壓力都是相對出現的。不同年齡的孩子,有著不同的煩惱和焦慮。

為人父母,無法完全替孩子消除這些心理負擔,卻可以教他如何和壓力相處,提高孩子的心理韌性。

這種心理韌性不是天生習得,而是后天慢慢培養鍛煉起來的,就像是升級打怪,從挑戰并戰勝點點滴滴的小事開始,逐漸養成強大的內心。

認識一位家長,暑期送孩子參加夏令營,孩子表現得特別好,不僅獨立能力超強,還會主動幫老師忙。有的小孩不習慣新環境,因為想家而悶悶不樂,他還會主動上前安慰,連老師們都夸孩子就像小太陽一樣。

很多人問這位家長的養育經驗,這位媽媽的答案很簡單:「可能因為我比較放心吧,很多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他發現了自身的能力,更愿意去幫助別人。」

生活中,很多孩子之所以脆弱、禁不起打擊,和家長無微不至的關心有關。當孩子遇到問題立即給予幫助,不肯給孩子嘗試的機會,讓孩子失去了獨立性、自信心和責任心。

這樣的孩子,當他獨立面對挫折其實是很無助的,沒有應變的能力,也沒有強大的內心面對失敗的痛苦。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禁不起任何風雨。

孩子需要實踐與探索來獲取自身的自信,這一件件小事里,孩子獲得了經驗和教訓,最后帶給他的是成就感與自信。

不要小看這種訓練,它會幫助孩子養成獨立、自食其力的能力,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他會嘗試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而不是逃避或一蹶不振。

《園丁與木匠》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好父母不一定會把孩子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強健、具有高適應性和韌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將要面臨的不可避免、不可預測的變化。」

為人父母的責任,為孩子提供一個充滿愛且安全、穩定的成長空間,讓他們可以枝繁葉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