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在幫子女帶娃前,聰明的老人會先說3句「丑話」,為自己留足退路
2023/09/13

隔代帶娃在現在的社會上是十分普遍的,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原因,不方便帶孩子,于是這個重要的任務就落在了家里的老人身上。

而老人退休在家無事可做,一聽到帶孩子都是比較高興的,畢竟這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

不過,有時候過于積極,很可能會好心無好報。

婆婆好心幫兒媳帶孩子,結果卻遭到兒媳埋怨,為啥?

張姨最近總是神采奕奕的,因為自己的兒媳給自己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看到孫子那可愛的小臉蛋,張姨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不過,看到兒媳婦剛生完孩子那種疲憊的樣子,張姨也是充滿了心疼。

為了讓自己的兒媳能夠好好的養身體,張姨就主動提出幫助兒子兒媳帶孩子,并且照顧兒媳月子。

而這樣的提議自然得到了兒子兒媳的同意和感激。

于是,兒媳出院之后,張姨就搬到了兒子家里去住。這樣兒媳能夠好好的坐月子、養身體,兒子也能夠專心的上班。

張姨將小孫子照顧得非常好,還能夠在兒子家做做家務,給兒子兒媳做做飯、洗洗衣服什麼的。兒子兒媳充滿感激,而張姨也覺得生活豐富了很多。

這樣和諧美好的生活,令多少人覺得羨慕,但是事情總是不那麼順人心意。

由于張姨長時間地在兒子家幫忙帶娃、做飯、做家務等,導致兒子和兒媳逐漸習慣了這種生活,從而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認知:家務應該張姨做,孩子應該張姨帶。

一旦這種錯誤的思維產生,那麼矛盾也就不遠了。

果然,張姨由于一個人精力有限,并且孩子也在逐漸長大,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之后,張姨就覺得有點照顧不過來了,做家務的時候不能看孩子,看孩子的時候做不了家務。

而這時候兒媳的身體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于是張姨就想著讓兒媳學學做家務,適應一下帶孩子,慢慢地過渡一下,成為熟手寶媽。

但是,張姨這樣的行為在兒媳看來,卻是「偷懶」、「不負責」的表現,心中的芥蒂越來越大,兒媳與張姨之間的成見也越來越深。

最終這種微妙的關系終于爆發了,張姨和兒媳之間因為家務、帶娃問題等,鬧了多次的不愉快,最終鬧個不歡而散,婆媳之間的關系也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兒媳還是張姨,都不想看到。而張姨也滿心的委屈,自己勞心費力的去幫助兒媳帶孩子、做家務,最后還落個不討好,真的是太令人傷心了。

為什麼老人幫忙帶娃會出現「好心無好報」的結果?

原來是沒把握住好「尺度」

很多人看到張姨的經歷之后,都會表示這個兒媳太可惡了,婆婆幫忙帶孩子,那是情分不是本分,兒媳卻還埋怨婆婆做的不夠好,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確實,客觀的從現實問題上來看待這件事時,都是兒媳的不對。

但是,如果從本質上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話,卻是張姨「有錯在先」。

張姨錯就錯在「大包大攬」,將原本兒子、兒媳的責任全部攬在了自己身上,導致兒媳逐漸形成一種錯誤的認知和行為習慣。

這種情況的發生是非常常見的,這是人之本性,是很難避免的。

就如之前一個經典的寓言小故事說到的:一個富人每天回家都會給路邊乞丐一百元,日日如此。

結果後來因為事業變故,富人沒有能力再施舍給乞丐錢,結果乞丐就揪住富人要錢,富人表示自己破產了,而乞丐卻說:「你破產關我什麼事,但我的錢你不能拖欠」。

所以,如果老人在幫助子女帶娃的時候,要是不能夠把握好「尺度」,就很可能會出現出力不討好、里外不是人的尷尬情況。

而老人想要避免出現帶娃吃力不討好的情況,在幫子女帶娃之前,要懂得跟子女有個「約定」,這樣對孩子,對雙方,整個大家庭都是最有利的。

聰明的老人在幫子女帶娃前會先說3句「丑話」,為自己留足退路

①「我是暫時幫你們帶娃」

一定要讓子女們認識到,老人帶娃是「幫忙」,而不是「本分」,這樣,子女們才能夠對老人心存感激,認可老人的付出,明白老人對自己的好。

另外,也要讓子女們認識到老人帶娃是「一段時間」,而不是「一直帶」, 從而在心里建立起隨時接手的準備。

②「我有時候也會騰不出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事情要做,老人也不例外,比如最基本的吃喝拉撒,而這時候老人很可能就沒辦法百分百的 關注孩子。

所以,老人帶娃前要向子女們說出這一點,讓子女們知道在適當的時候「接手」

也明白有時候可能會出現照顧不過來,導致孩子出現一些摔倒、磕碰等情況,懂得理解老人帶娃的實際情況。

③「我幫你們照顧孩子,但你們要教育孩子」

孩子畢竟是親生父母的,老人可以幫助子女們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可以帶孩子遛彎兒玩耍,但是卻無法在教育上代替父母。

任何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離不開父母教育的。

所以,老人帶娃前一定要和子女說清楚,讓子女擔好教育孩子的義務。

寫在最后老人帶自己的孫子輩,很多人看起來是「理所應當」,但我們要注意,孩子是有自己親生父母的,父母才是最應該照顧、教育孩子的,而不是家里的老輩。

所以,老人帶娃之前,一定要和子女們說清楚這些「丑話」,避免時間長了徒生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