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這4種「親子關系」害苦孩子,第二種傷孩子最深…父母應該及時發現
2023/10/15

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后離不開父母的示范和引導,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引領人。育兒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有些事情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有的父母來說卻很難。

如果父母經常發脾氣,那麼孩子也學的愛發脾氣,并用發脾氣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的親子關系,勢必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樣才能與孩子并肩前行?教育學家洛克說: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

孩子是花,父母是土壤,孩子的未來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之愛本身并沒有錯,但方法不對,很容易懷著愛的初衷,做著傷害孩子的事。

育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陷入這4種糟糕的親子關系,尤其是第二種。

1

溺愛型:

過度滿足孩子需求

現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孩子幾乎是想要什麼家長就給什麼,哪怕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有的家長也會照樣滿足。教育專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就要富養。一味在物質上富養孩子,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只會讓孩子養出不匹配的消費觀,甚至養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過度滿足孩子,其實是一種傷害,是父母在孩子成長路上挖坑。因為家長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就對家長拳打腳踢,甚至威脅父母,這樣的新聞報道這幾年真是屢見不鮮。

眾多社會案例,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孩子童年時代被過度滿足而造成的不健康心理。

我們常說,慣子如殺子,驕縱養廢物。溺愛到最后,養廢的是孩子,自食惡果的是自己,毀掉的是原本和諧的親子關系。

在物質上,給孩子過多的滿足,就屬于溺愛,遲早一天會親手毀了孩子。

2

打壓型:

打擊、否定孩子

生活中,父母們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各種否定、貶低孩子。誠然,全天下的父母,都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孩子能有出息,家長往往會采取一些自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比如「打擊式教育」。

父母的本意是想讓孩子謙虛一些,更加優秀。但語言不僅是有溫度的,還更具有力量。貶低的話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好,這不是教育,而是打擊,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傷害。

之前一部很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居中的齊明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當看到她被媽媽否定的樣子,都無比讓人心疼。

選了自己喜歡的裙子,媽媽嘲諷她沒眼光,換成別的顏色后,媽媽又說她沒主見;

工作后成為一名記者,只要一和家里通電話,媽媽就嫌棄她的工作沒編制,不穩定;

攢錢買了自己第一輛車,開開心心帶媽媽兜風,沒想到媽媽嫌她的車太便宜,丟人。

久而久之,曾經那個驕傲又堅定的明月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畏首畏尾,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的女孩,就像媽媽說的那樣。

一直被父母否定的孩子,最終也會變成父母口中的樣子。

關于親子關系,紀伯倫曾說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出于生命自身的渴望所誕生的孩子。」

好的教育,是尊重和信任孩子,是放手與引導孩子。而不是以愛之名,徹底剪掉孩子屬于自我的翅膀,讓孩子勇敢活在父母打壓的陰影之下。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曾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贊美。」

無論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們的,始終是來自父母的認可!長期生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往往容易自卑、做事沒主見、缺乏行動力。

3

忽視型:經常拿

孩子跟別人比較

「比較」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父母,湊在一起,總是聊一聊「別人家的孩子」。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再看看玩著泥巴的自己娃,恨鐵不成鋼的心情真是操碎了老母親的心。

聊得越多,越容易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對比,就這樣,原本快樂成長的孩子開始籠罩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下。

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原本是想激勵孩子進步,讓孩子有一個對比,有一個前進的參照物。

然而,這種捧別人貶低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殺傷力巨大。不僅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還會讓孩子覺得,「反正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如別人」,干脆得過且過,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在知乎上,有一個提問:摧毀一個孩子有多簡單?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便是,不停地和別人家孩子對比,讓孩子始終活在比較的陰影中。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和長處,睿智的父母從不硬逼著孩子做違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父母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長處,好好給予啟發。

4

權威型:動不動

就吼叫孩子

其實,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自己的孩子的,但他們卻常常在不經意間對孩子使用了語言暴力。

通過「吼」這種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雖然會因為具有一定威懾力,達到非常快的教育效果,幫助家長更快達到目的。

對于父母而言,吼叫或許只是1分鐘的事情,但對孩子而言,其傷害可能貫穿一生。

蒙台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心理學上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行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巨大陰影,以致影響孩子一生的心理和精神。

孩子在被吼的當下,他會怎麼看待自己呢?被吼大的孩子,內心既脆弱又敏感。

孩子被吼叫的時候,因為特別害怕父母生氣,所以盡量把自己隱藏了起來。他們忽視自己的感受,長大之后也不會和別人正常接觸。被吼叫長大的孩子,總是覺得自己是生活的配角。

不吼不叫,是每一位父母的一場修行。因為有愛,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作家池莉寫過一段話給孩子: 「我對你的愛,是我生命里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微笑,每一滴淚水。如果上帝允許,我只會更加愛你!」

父母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希望不管你擁有了一個怎麼樣的孩子,你都要告訴他:無論你成為什麼樣子,我都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