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見世面,是向外對世界,即便不認同但卻能尊重;是向內對自己,平和理性,淡定從容。
「我家孩子最近去了云南。」
「我帶孩子去了三亞。」
「我們前幾天剛從新加坡回來。」
前幾天我們家長群每天都很熱鬧,原來家長們都在討論帶孩子去哪里玩,聽著聽著感覺像攀比,好像去了某個地方的孩子就比其他孩子見了更多的「世面」一樣。
更令人意外的是,家長們都很忙,好幾個家長是請假一兩周帶孩子出去玩的,每次出去花了不止5000元,還有更夸張的一個家長,明明自己是家庭主婦,家庭條件很一般,卻也跟風自己借錢帶孩子出去玩了半個月,總共花了將近一萬元,用她的話說可能3個月時間一家人要節衣縮食了。但是她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妥,跟其他家長約定寒假繼續去大理玩。
倒不是不支持家長帶孩子出去,而是作為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我時常在思考到底有沒有必要耗時耗力花大價錢帶孩子出去玩,我們帶孩子出去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是孩子真的很喜歡?還是要讓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有談資?還是為了讓別人羨慕我們有閑有錢的生活?或者只是簡單想出去玩玩。
就像很多父母說的,感覺經常帶孩子出去旅游,他并沒有打開格局,依然像是沒見過世面一樣。即使你問他對這一趟旅行有什麼樣的看法,或者學到了什麼他支支吾吾什麼也說不出來。
其實,世界有很多面,所謂的世面,不過是世界的一面而已。我們不要試圖說服別人,也不要輕易為別人改變自己。
出國看其他國家的風景,領略國外的風土人情是有錢人的見世面,同樣帶孩子撿石頭、逛菜市場、逛超市、爬山是我們的見世面,你能說誰比誰更好?
你也會發現如果孩子太小,或者如果孩子對目的地完全一無所知,那旅游就像走過場,真的成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孩子真的感興趣嗎?可能若干年后想起來那只是一個叫得上名字的地方。
而考驗一個孩子有沒有世面,看他遇到事情的不同反應,有些孩子遇到事情能淡定處理,不慌不忙,而有些孩子只會大喊大叫找家長幫忙,這就是有沒有見過世面的差距。
有一段話說的非常對。
一個農夫來到城市不懂交通規則,他不是蠢,他只是不理解什麼是交通規則。
一個城里人到鄉下不知道麥子和稻子,也不是蠢,他只是不太了解農作物。
所以我們遇到一個和自己觀點不同的人,要本著一種求同存異的心,而不要帶有知識的優越感。
所謂見世面,就是去過這個世界的許多面,然后能包容許多面。我們能向上看得足夠高,向下走得足夠深。
而看一個孩子見沒見過世面,關鍵是看他精神世界夠不夠豐富,能不能撐起一個完整獨立、自尊自強的人格。
所以我們帶孩子見世面之前,或者想帶孩子出去玩的家長,經濟條件一般的父母別花太多錢帶孩子旅游「見世面」,如果不做3個準備,孩子格局還是打不開。
羅翔老師曾說過一句話: 「 讀書是讓我們知榮辱,明事理,而不是讓你覺得自己認識幾個字就高人一等。 」 深以為然。
閱讀時是見世面最簡單的路。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
比如北京有祈年殿、頤和園、故宮、天安門廣場、京劇,他愿意查閱原來一個頤和園是清朝修建的,是皇家園林。原來京劇是中國戲曲的象征等等。比如北京有祈年殿、頤和園、故宮、天安門廣場、京劇,他愿意查閱原來一個頤和園是清朝修建的,是皇家園林。原來京劇是中國戲曲的象征等等。
然后他有了興趣,你帶他去看一看,聽一聽,走一走,孩子會印證自己的興趣點,原來它的建筑風格是這樣,原來它背后有這麼多故事,原來它和我腦海中想象的不一樣,那麼這次的旅行對孩子來說將影響深遠也意義非凡。
家長要知道如果家庭富裕你可以帶他天天游山玩水,無論是對大人還是對于孩子來說,假期都是放松身心的機會,順帶領略各種風景。
如果是家庭條件一般,見世面不一定非要出去,可能在書本上就能實現。見世面也不一定只有旅游這一種方式。
1、帶孩子乘坐交通工具,比如火車、公交車、汽車、捷運、區間車等,感受每種交通工具上的人情溫度和線路風景。教會他如何買票、進站、安檢、找座位、遵守秩序等。
2、帶孩子逛超市,學會計劃預算,按照清單購買東西,學會貨比三家,選擇適合的商品,比如查看商品是否過期、產品是否完整,學會向售貨員求助,學會計算每一筆花銷。
3、帶孩子去鄉村,體驗爬山、下河、飼養動物,聽鄉村的狗叫鳥叫、看一望無垠的麥田、幫助爺爺奶奶收割麥子、給小狗小鴨喂食、撿各種各樣的石頭,在小河里光腳丫戲水,看看蔬菜如何種植的,認識不同植物的葉子等等。
4、參加各種公益課程。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免費的課程,比如美術、書法、面塑、扎染、泥塑、看畫展等等,這些課程也許家附近的小區文化中心就有開展,也許周圍的圖書館就有,讓孩子自己參與進來,體驗自己動手涂色、捏泥、觀察的樂趣,明白每一種事物如何形成的,豐富自己的世界。
5、帶孩子去品嘗各種美食,可以去路邊攤吃燒烤,可以去面館吃各種面食,可以去肯德基吃炸雞薯條,也可以自己和孩子在家制作美食。帶孩子嘗試不同的新食物,品嘗每一種美食的味道。
6、帶孩子擺攤,有時間可以帶孩子去公園、集市上擺攤,可以是孩子玩過的玩具,可以是批發的小玩具,可以鍛煉孩子的膽量,嘗試跟陌生人交談,看到別人如何買東西、賣東西、如何討價還價。讓孩子感受賺錢的樂趣和不易,如果經過努力賺到了錢,孩子也會更加自信,讓他學會支配自己賺的錢。
我們要知道花盆里長不出參天樹。
一個人見過的天地越大,格局就越大,眼界也就更高。我們與其給孩子留下很多物質財富,不如從小帶他體驗人間百態、世界美好,提升他的格局和眼界,因為看得越多,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渺小,懂得進取與謙卑。
分享30個普通人家帶孩子見世面的小事,父母可以趁著假期帶孩子實踐起來。
旅行不是吃吃睡睡拍拍照,而是用心去感受,在哪個地方有什麼樣的人,這里有什麼樣的美食,和別的地方有什麼不一樣?天氣如何,心情如何?乘坐什麼工具?講解員介紹了什麼?
每一趟旅行后,想讓孩子記憶深刻,想讓孩子不虛此行,記得在他感興趣的點上拍照片,然后照片背面寫上當時孩子的心情,感悟,也可以做個旅行手賬,寫在本子上。也許不同年齡有不同看法。
所以見世面不一定是走出去,讀萬卷書也是見世面的方式,而且是花最少的錢見世面的劃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