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出生就一直喊「媽媽」,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喊「媽媽」,而是直接喊一個字「媽」時,這個時候,作為媽媽,聽到孩子稱呼的變化后,是什麼反應?
前幾天朋友歡歡就說起了這件事,歡歡的兒子在讀國中一年級,歡歡說,從兒子進入國中后,感覺兒子的變化挺大的,最大的變化就是對媽媽的稱呼。
有一天,歡歡正在廚房做飯,就聽到在客廳玩手機的兒子大聲喊「媽,你電話響了!」剛開始,歡歡還沒反應過來,之后才明白過來是兒子喊自己。
歡歡趕快放下手里做了一半的飯去接電話,接完電話后還在納悶,這「臭小子」怎麼突然簡單地只喊自己「媽」了,之前可都是「媽媽,媽媽」地叫。
歡歡說,之前兒子有什麼事還都喜歡和她聊,喜歡和她分享,而自從兒子稱呼從「媽媽」變成「媽」后,感覺兒子沒有之前和她親近了,總喜歡獨處,感覺到和兒子心理上多了一層屏障。
作為媽媽,從孩子開始會叫媽媽的那一刻起,似乎已經習慣了孩子喊自己「媽媽」,總感覺這個稱呼孩子會一直喊下去,沒想到很多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心理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對媽媽的稱呼也會發生變化,有的孩子開始稱呼媽媽為「媽」,或者「老媽」。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但在長個,孩子的心理上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孩子從出生開始,會經歷了幾個明顯的心理變化,而且每個階段都會表現出不相同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特點。
具體來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主要會經歷下面三個心理變化的過程:
第一個階段:0—6歲
剛出生的嬰兒只會哭鬧,因為腦子里沒有什麼知識儲備,所以也不具備什麼特別發的能力。但是當孩子過了3歲后,他們的人格特征已經顯現出來了,而且很容易被周圍人影響。
第二個階段:6—12歲
這個年齡段與第一個心理發展階段相比,已經表現出明顯不同的特征,孩子在身體上也與6歲前有著比較明顯的變化,比如:換牙。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高更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增長,孩子比較成熟穩定地發展,他們具有健康、開朗、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心理學家羅斯·戴描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說:「兒童階段后期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此階段兒童在身體上和精神上表現出來的穩定特性,這種穩定與成年時期的特征十分相似。」
第三個階段:12—18歲
孩子進入12歲之后,就開始步入了青春期,在這個發展階段,孩子身體變化十分迅速,已經完成了身體的基本發育,心理上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最為叛逆,自我意識最強,不喜歡家長干涉,喜歡和家長對著干。
根據孩子每個年齡段的成長特點,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的心理都會發生細微的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和自身成長有關,另外一方面,還和同齡人的影響有關。
當孩子稱呼由「媽媽」簡化為「媽」時,是孩子心理上發生了3點變化:
① 更加獨立,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不想讓父母干涉
孩子小學后,家長就會感覺到孩子變化非常快,小學一二年級時,孩子上下學都需要家人接送,什麼事情都要征求父母的意見,作業寫完了也要爸爸媽媽檢查等。
都說「三年級」是分水嶺,其實這個分水嶺一方面是指孩子的學習成績,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心理上,當孩子進入三年級后,孩子在心理上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因為小學劃片入學,所以很多孩子家里離小學會很近,住在小學周邊小區的孩子,步行一般進需要5-10分鐘,大多數是過一兩個紅綠燈路口。
所以,孩子進入三年級后,很多孩子就會要求自己上下學,不讓家里人接送,我女兒就是如此,進入三年級后堅持要自己上下學,說是他們班里不少同學都不需要接送了。
當女兒提出這個要求時,我也挺驚訝,總感覺年齡不大,小女孩一個人上下學也不放心,無奈拗不過她,最后就交代她放學和同學一起,走小區大門。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發現女兒越來越獨立,之前動不動就「喊媽」,這之后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也不喜歡我和爸爸干涉她的事了。
好幾個家長都說,孩子進入三年級后變化很大,有幾個孩子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喊「媽」,這幾個媽媽說,剛開始聽孩子叫自己「媽」時,她們還挺不適應。
② 孩子的自尊心更強,遇事更有自己獨立的想法
孩子從會喊爸爸媽媽開始,就一直稱呼媽媽,這個時候孩子對媽媽也非常依戀,不管遇到什麼事,都喜歡和媽媽說,為此有不少媽媽都覺得孩子太聒噪,總是在自己耳邊說個不停。
不過等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開始建立,遇到事情會自己思考,自己想辦法解決,對不同的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孩子在長高的同時,心智也會逐漸成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越來越有思想,做事情更有主見,喜歡探索,
所以,當稱呼「媽媽」變為「媽」時,說明孩子更加獨立,不再遵守之前的慣例,而是想要打破常規,想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③ 也可能是親子關系發生了微妙變化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上會有幾個階段的變化,并且在青春期之前, 會經歷幾個「叛逆期」,與此同時,孩子會和父母發生爭執。
孩子在叛逆期時,他們會比較自我,不喜歡和家人敞開心扉溝通,甚至凡事就喜歡和家長對著干,如果媽媽的控制欲比較強,孩子就會想要逃離媽媽的控制,對媽媽是敢怒不敢言。
媽媽和孩子之間會因為一些事情產生隔閡,孩子不愿意主動向自己的媽媽承認錯誤,所以在和媽媽交流的時候,語氣上也可能會更生硬一些,會稱呼媽媽為「媽」。
總而言之,當孩子稱呼媽媽變成媽時,其實是一種母愛分離的過程,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這也是孩子變得越來越獨立的過程,孩子將會變得更加自主和強大。
紀伯倫在《致我們終將遠離的子女》中也這樣寫: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他們雖然在你身旁,但卻不屬于你。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稱呼「媽媽」突然變成「媽」,媽媽們也不要驚奇,稱呼雖然變了,但是孩子對媽媽的愛卻是恒久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