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是讓爸爸去還是讓媽媽去?在到底讓誰去參加家長會這個問題上,不僅孩子們會發愁,家長們也會很糾結。
相信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家長會簡直就是「童年陰影」般的存在,每次開完家長會,肯定都少不了被家長一頓嘮叨,如果是比較調皮的學生,可能還要迎來一頓「男女混合雙打」。
但其實不僅學生們害怕開家長會,不少家長對家長會也是十分的抗拒,特別是一些家里有「淘氣包」的家長。
開家長會的時候搞不好還會被老師「當眾處刑」,面子碎了一地,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們就更不愿意去開家長會了。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雙職工」家庭,所以給孩子開家長會的重任,往往就落在了家里的老人身上,但是對于老師來說,肯定還是希望和孩子的父母交流的。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上了年紀,他們有時候可能會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溝通交流起來有些吃力。
另一方面就是很多老一輩都非常寵孫輩,聽不得別人說孫輩的半點不好的話,所以很難接受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因此有些老師在開家長會的時候,都會建議盡量讓孩子的父母來參加。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次家長會到場的,都是媽媽居多,很少會有爸爸的身影,關于這一情況,成都的張女士就非常有感觸。
張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前段時間孩子學校舉辦了家長會,雖然張女士的工作很忙,但是為了兒子,張女士還是和領導商量請了半天的假去給兒子開家長會。
到了家長會的時間,張女士如約的來到了學校,在等待家長會正式開始的期間,張女士與身邊其他同學的家長聊了起來,發現有很多家長都是請假過來給孩子開家會的。
而且放眼望去,班級里大多數的家長都是女士,只有寥寥幾位男士坐在角落自顧自的玩著手機,也不和其他家長交流,而這一發現也讓張女士挺驚訝的,這明明是家長會,咋到最后卻變成了「媽媽會」?
家長會「陰盛陽衰」的情況也并非偶然,一位小學老師也透露,在她帶的班級上也有這樣的情況,最夸張的一次一共有43名家長到場,結果只有3位是孩子爸爸來的,剩下的40位全都是孩子的媽媽。
更好笑的是,還有一位孩子爸爸,家長會都快開完了,才發現自己孩子不是這個班級的,自己走錯班了。
這位老師表示,原本以為這種家長不知道孩子是哪個班級的情況只是網絡上的段子,結果當了老師之后才發現,原來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這樣心大的家長。
其實家長會上這種「陰盛陽衰」的情況,多數是發生在小學階段,而此前,教育部門也針對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做出了相應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近40%的家庭,子女的教育都是母親一個人的「獨角戲」。
只有不到20%的家庭能做到父母共同負責子女的教育,而父親主要承擔教育職責的家庭還不到10%。
而造成這方面的原因,其實也和社會現狀有很大的關系,在大眾普遍的觀念里,一個家庭應該是「女主內,男主外」,女性就應該多照顧家庭一些。
所以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開始,就基本上都是媽媽們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責任,還有很多媽媽為了照顧孩子,被迫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在家成了全職媽媽。
這個時候,一家人的開銷就全都壓在了爸爸的身上,爸爸們也都在忙著賺錢養家,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關注孩子的教育,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形成了所謂的「喪偶式教育」。
而這種情況,也會一直延續到孩子上學,所以學校召開家長會,就好像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媽媽們的事情,而且也有很多人覺得媽媽去開家長會是理所應當的。
再有就是現在的教師隊伍當中,大多數也都是女性,特別是小學,很少能見到男老師的身影。
所以孩子如果在學校有什麼事,女老師也喜歡和孩子的媽媽溝通,如果女老師找孩子的爸爸溝通,可能多少會有些不方便,所以媽媽們就成了孩子教育上的主力。
家長會其實也是現實生活的一個縮影,也是很多家庭教育的真實寫照,不管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父親的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
很多人格有缺陷得到孩子,都是因為有一個不利于成長的家庭氛圍,所以讓孩子成才成人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父母雙方的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