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小孩不會撒謊?一個「創口貼測試」令人意外:幼兒園老師真不好當
2023/10/20

小孩子,是不會撒謊的,這也就是所謂的「童言無忌」。

作為父母,你們是否也這麼覺得?

其實彩蛋爸爸之前也一直這麼認為,孩子麼,天性哪有那麼壞,撒謊這件事情,想要大人一點都看不出破綻,似乎還挺不容易。

01 小孩不會撒謊?一個「創口貼測試」令人意外:幼兒園老師真不好當

在網絡上看到了一位幼兒園老師的一個「創口貼測試」,結果挺令人意外的。

老師稱,這是一張可以「掀翻」整個幼兒園的創可貼,在孩子們午睡的時候,挑幾個孩子給他們貼上,分別貼在額頭、臉頰等比較明顯的部位。

等孩子醒來之后,幼兒園老師再一一詢問孩子,創可貼下的「傷口」是怎麼來的,孩子們的回答,真的挺令人意外的。

第一個孩子

老師:「你怎麼受傷了?」

孩子思考片刻:「被蚊子叮的!」

老師:「什麼時候被叮的?」

孩子:「畫畫的時候!」

第二個孩子

孩子主動跑過來:「老師,我也受傷了!」

老師:「你怎麼受傷的?」

孩子:「我滑滑梯的時候磕到的!」

老師:「那你痛嗎?」

孩子無中生痛:「痛!」

第三個孩子

孩子舉著裹著創口貼的小手指頭,老師問:「你怎麼受傷的?」

孩子:「被人家咬到了!」

第四個孩子

老師:「你怎麼受傷了?」

小女孩指著旁邊一個小男孩:「他拉著我走,把我走摔跤了。」

老師再問了一遍:「誰拉著你摔跤了?」

小女孩毫不猶豫地又指了一次那個男孩,而且,旁邊兩個女生也來「做證」,就是這個小男孩,小男孩急了:「不是我,我那時候還在睡覺呢!」

另一個熱心的小女孩又來指證:「哼!你都抱著她,讓她摔跤啦!」

小男孩生氣地說:「我沒有!」

做證的小女孩也生氣了:「有!你碰到她了!」

但這些事情,其實都沒有發生過!這個創可貼實驗告訴我們:孩子撒不撒謊不知道,但是,他們會「無中生有」!

而這幼兒園的老師,也太難當了,但凡孩子家長看到最后一個孩子的「受傷來源」,都會覺得,一定是這個小男孩干的好事兒!

02 「泛靈期」——一個神奇而又重要的心理期

有時候,孩子真的不是故意撒謊,而是他們處在「泛靈期」,這對孩子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階段,如果家長沒有重視、引導好,但是孩子未來,可能還真會走上「撒謊」的道路。

所謂的「泛靈期」,就是在這個階段,孩子會認為「萬物皆有靈性」,這是一種起源于十七世紀的哲學思想。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在研究兒童思維的時候發現,2-6歲的兒童,也就是學齡前的孩子,在認知心理過程中,有一個「泛靈期」階段,這個階段,孩子會認為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即便是自己身邊的一個玩偶,也具有生命。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候分不清現實和想象。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已經具備自我意識,能夠認識自我,但是在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分割上,卻依舊能力有限,思想比較混沌。

就像上述的「創口貼」實驗就是如此,孩子并沒有撒謊,而是對「創口貼」的來源,進行了幻想,也就是我們家長口中的「無中生有」。

在這個老師的「創口貼實驗」的視訊下面,也有很多家長相關的「佐證」事例。

這位網友家長,看到自家兒子腿上有瘀青,問他怎麼弄的。孩子張口就說,是老師打的。

奶奶在一旁表示,是幼兒園出來,腿撞花壇上了。

但凡奶奶不在一旁,或者沒看到孩子自己磕著了,那麼,家長是不是要去找老師算賬了?

還有這一個,更是有趣。

孩子拉褲兜兒里了,不知道是自己忘了在想象,還是怕被父母責罰,所以竟然開口說:是老師拉的!

這老師得有多離譜,還會拉到孩子的褲兜里?

還好,家長是個明白人。

當然,也有因為孩子「無中生有」,家長相信了的,然后,找到了家長。

一直以來,都以為監控是保護孩子的,竟然沒想到,監控也能保護老師!

因為「泛靈期」,也有不少老師或者孩子,受到了很多委屈。

03 「泛靈期」的孩子也需正面引導

雖說「泛靈期」是一個比較神奇,卻又很自然、很正常的階段,但是作為父母,還是需要正確引導。

更多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泛靈期」對孩子進行正面的教育。

彩蛋小時候,也干過這種「混賬事兒」。

那天晚上,我要用耳機的時候,忽然發現,耳機上的兩個軟塞子都不見了,這耳機直接就不能用了。問了媳婦兒,她表示才不會做這麼無聊的事情,還拔人耳塞。

于是便問了問4歲的彩蛋,彩蛋說:「那2個耳塞,自己跑啊跑、跑啊跑,跑到垃圾桶了!」

我們當時真的是哭笑不得,其實就是彩蛋給扔了,但是在他的認知里,這兩個耳塞是有「生命」的,是他帶領著耳塞跑過去的。

只是垃圾袋早已經被扔了,想找、想求證都沒辦法。

我們只能對彩蛋說:「那你以后要看好了,不能讓家里的東西亂動亂跑。」

彩蛋開心地點點頭,便沒再丟過東西。

孩子處在「泛靈期」,給家長們兩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用魔法打敗魔法!

就像彩蛋一樣,有時候他們并不是說謊,而是真的「無中生有」,這時候不妨「魔法打敗魔法」,就用「泛靈」的方式去教育、引導孩子,孩子也能接受,不會走歪,或者「冤枉」別人。

第二個建議:引導孩子走出「泛靈期」當然,一味地「泛靈」也不是很合適,這只會讓孩子一直分不清現實和想象。

所以,在恰當的時候,家長要用「科學」的解釋,來讓孩子逐漸認識真的世界!

寫在文末

總而言之,泛靈期是個很有意思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內,家長對待孩子的話,需要有理性的判斷、理性的求證,不要太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