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放過父母吧,別再教她們「控制情緒」,「緩解焦慮」才能解決真正問題
2023/09/18

最近,網傳一段一位34歲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時,情緒失控,導致腦干出血死亡的視訊,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這類型的事件近年頻頻發生,有網友在評論區中說曾經因為輔導作業心梗住院,還有網友說每次輔導作業,整個小區幾乎都能聽到她的咆哮聲,但是他們都表示,等孩子睡覺之后,自己又默默地為失控行為感到后悔,一邊是望子成龍,一邊害怕傷害孩子,總是矛盾中反復循環。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成為社會的棟梁。

然而,現實中,有些孩子在學習方面表現得天分不足,這讓父母們感到非常焦慮,于是這類父母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輔導孩子的學習,輔導的時候往往會發生這樣的一幕:明明有些題那麼簡單,為什麼你就是那麼笨做不出來呢?

這種現象的背后難道都是當代大多數年輕父母情緒管理能力太差嗎?非也,是因為當代社會競爭相當激烈,父母常常擔心孩子成年后會在社會中處于劣勢地位,因此他們總是希望可以早早的為孩子選擇好優秀的賽道,把他們培養成社會精英。

然而許多父母卻忽略了一點,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各自的優劣勢,俗話說:「成為天才需要99分的努力和1分的天賦加持。」很多人僅僅看到了99分的努力而忽略了后半句,這1分的天賦是人生是否能取得卓越成功的關鍵。

上天有時候也不是那麼的公平,并非每個孩子一出生都天賦異稟,有些人資質平凡,注定成為不了某個領域的頂尖人物,就算如此,孩子將來如果平平凡凡地過完一生又會怎麼樣呢?真的也不會怎麼樣,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學著接受孩子的平庸呢?

當然,接受孩子的平庸并非是要放棄對他們的培養,面對孩子的平庸,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選擇正確的賽道呢?

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孩子既然能接受平庸的父母,那父母為何不能接受平庸的孩子呢?所以,我們不要將自己的過高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夠超越自己,為自己實現未能實現的理想。如果過度地賦予孩子更高的要求,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壓力和焦慮,形成一種與父母對抗的逆反情緒,從而引發應激反應。

高壓的教育方式下往往出現這種現象:明明極為簡單的題目,只要父母一站在旁邊,就什麼都不會;還有一些常常被指責的孩子只要一寫作業就開始頭暈腦脹,注意力分散,家長一看到這種情形就立即上火,然后一頓批判,孩子在打壓下勉強完成作業,但是依然錯漏百出。

其實有沒有發現,這是一種惡性循環,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遭遇過度的批判指責時候,內心只有一個想法:迅速逃避。長期以往,很容易讓孩子把學習與挨罵劃上等號,產生自暴自棄的厭學心理。

因此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先接受孩子的平庸,正常心對待,改變這種惡性循環,不要讓孩子把作業看成一種可怕的事物,讓孩子擁有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學習。

發現孩子的優勢我們要更多關注孩子的興趣點,發現他們的長處,盡量讓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尋找到自信。要給與孩子更多的支持與包容,鼓勵他們,認同他們,只有在愛與鼓勵下成長的孩子,成年以后才能總是面朝陽光,一個快樂的、積極向上的人,無論將來從事任何行業,即使資質平庸一些,但也不至于是墊底的那個階梯。

家長要學會傾聽和觀察孩子,仔細了解孩子在不同環境中的表現,孩子們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方面會表現出積極和熱情。這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流,傾聽他們對這些事物的看法,比如可以詢問他們,為什麼喜歡踢球?在踢球中你獲得了什麼?需要媽媽為你做什麼可以幫助你踢球方面取得進步?通過這類型的對話去引發孩子的思考,給孩子自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把這些方法拓展到基礎文化學習上。

通過了解孩子的興趣后,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愛好,為孩子制定這方面的學習計劃和激勵政策,以此來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改變拖拉,逃避的缺點。一個自律的孩子,無論是學習文化基礎還是興趣課程,即使資質再平庸,他也不會是墊底的那一位。

3、找對學習方法特長培養固然重要,但是基礎文化課程也不能忽視,它對孩子將來各階段的升學起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我們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學方式中的表現,來尋找最合適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有些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那麼我們可以通過講述的表達方式來讓他們吸收知識,比如可以把一道數學題目講述成小動物分果子的小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引發思考,掌握知識;又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講述一個故事,讓孩子掌握作文的結構,再讓他們根據這個結構自己重新講述一個故事。其實方法很多,家長在網上搜集素材,引入到數學、語文、英語、歷史各個科目。

有些孩子更擅長動手實踐,我們可以制作一些互動的小游戲或者教學工具來提升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比如可以購買動手實踐學習的工具,引導孩子在實踐中掌握課本中的知識;比可以讓他們根據課文里的故事發展情節去搭建場景,然后和他們玩角色互動的游戲來體驗課文中的知識。

平庸并不意味著沒用和失敗,有些人雖然不能成為制造飛機大炮的科學家,但不代表他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園藝設計師。我們接受孩子的平庸,尋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在平庸里快樂成長,讓孩子從小都享受溫暖與愛,又有什麼不好呢?讓每一道光,都能照亮到每一個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