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這學期已經過半了,最近孩子們都在忙著期中考試。這次期中考試琳琳兒子的成績出現了很大的波動,語文和數學的成績直接從中等上游,下降到了剛過及格線。琳琳說孩子上三年級以后明顯感覺到他在學習上變吃力了,但是沒想到成績會下降這麼多。
開家長會那天琳琳和班主任聊了很久,才明白兒子遇到了「三年級滑坡」現象,班主任指出有兩類孩子很容易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一類是:平時不喜歡閱讀的孩子,到了三年級以后語文的難度會大大增加,特別是寫作和閱讀理解。如果孩子閱讀能力不行,那麼很難有好成績,因為他可能連題目都看不懂,而且這不僅僅是涉及到語文,還涉及到其他科目。
其實琳琳自己也能感受到,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她兒子學習很好,很多老師都還沒教他已經會了,因為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有學過。但是上了三年級后,隨著閱讀理解的增多,還有作文的出現,明顯感覺到孩子有點力不從心。比如,每次老師布置寫作文,他經常一個晚上都寫不出來,完全沒有寫作的邏輯。可是更讓琳琳發愁的是,兒子平時很喜歡看課外書,閱讀理解應該也沒有問題,為什麼就是不懂得寫作?
班主任老師指出琳琳兒子這種情況是典型的沒有寫作邏輯,不會搭建寫作的框架,就如同建房子一樣地基都打不好 ,有再多的裝飾都用不上。怎麼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困難,可以用五感寫作法。五感即人的五種感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視覺。我們都是通過五感來感知世界,體驗生活,寫作就是通過文字記錄下這些豐富的體驗,獲得寫作的素材和靈感。
第二類到三年級容易滑坡的是:沒有高效學習習慣的孩子。在一二年級你可以靠死記硬背得高分,到了三年級以后科目增多,孩子的時間有限,更考驗的是孩子的學習應變能力和學習方式。
琳琳說兒子平時很努力,也很聽話,這種情況下還考不出好成績,就覺得很難受,不知道是該批評還是該鼓勵了。像她兒子這種情況,也是特別常見的,同樣的學習環境,同樣的老師,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完全不一樣,這最主要的因素是學習方法的差別。我們看看那些歷年的狀元就知道,他們都有自己一套自己「學習方式」,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學習。
比如去年福建省大學聯考的文科狀元郭奕凱,總分696分,厲害的是他不僅是去年福建省的大學聯考狀元,三年前中考的時候他也是狀元,他之前就分享過自己之所以能夠高效學習,一直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成績,主要是堅持做這3件事。
郭奕凱說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每個人在思考的時候都是需要時間的,預習的過程就是自己進行思考,不管有沒有得出答案,再聽老師介紹的時候就相當于二次學習,印象會更加深刻。第二預習能夠標出自己不懂的或者是沒辦法理解的,這樣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就能夠有針對性地聽課,解決問題。做到高效上課,有針對性學習。
很多人的學習習慣都是一放學就做作業,遇到不懂的邊查資料邊做,其實這樣的學習方法效率不高。郭奕凱說他每次放學都不會先做作業而是先鞏固一下今天所學的知識,這樣能夠提升做作業的準確度和速度。
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我們知道提升記憶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復習。課后及時鞏固就相當于比其他人多學了一遍,不僅能夠加深記憶,也能提高做作業的效率。
郭奕凱說自己每次考試前不會再去看整本書,這樣效率很低,一般就只看筆記,這些都是自己平時記錄的重點和難點,也是自己接平時比較薄弱的方面。高中的學習生涯是特別緊張的,考試之前如果沒有時間進行全面的復習,這時候筆記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很多人問郭奕凱父母平時是怎麼讓孩子養成這些學習習慣的,他們回答:孩子到了國中父母一般都不怎麼管了,到了高中就只做好后勤工作,因為學習上的事自己也不懂。但是這些學習習慣在小學的時候就狠狠抓,習慣養成了,后面父母也不用操心了,所以小學養成好習慣很是關鍵。
關于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特別重視,但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是做不好?在《好習慣帶來好成績》成雅梅老師就提到,這很大的原因就是孩子沒有用對方法。
就比如預習這件事,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預習就是要把下節課要上的內容都認真學習一遍,但是成雅梅老師說,預習可不是把下節課內容記住或者是提前把內容都學會。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