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得哥在逛论坛时看到一位网友的提问:
“内娱有哪个演员能压番成龙吗?”
现在人心浮躁,来不及等待作品播出就要争出一个胜负成败,“抢番”便成了许多作品上线前的固定项目。
但成龙,好像没有这种烦恼。
成龙是当今影坛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华人,且没有之一(在世)。
别人抢番之前,会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但在成龙面前只能俯首称臣,即使客串也要占据最醒目的海报位置。
看起来,这应该是没有答案的问题吧?
可网友还真找出来一个能压番成龙的人,且压的成龙心服口服——
洪金宝。
是啊,能压住“大哥”的,就只有“大哥大”了。
论作品、知名度、影响力,洪金宝比不上成龙。
但成龙在洪金宝面前,只能且必须言听计从,不能有半点怨言。
也因此,这对“瘦虎肥龙”贡献了许多港迷津津乐道的经典场面。
比如,活动现场因为人多空气浑浊,成龙主动为洪金宝扇扇子解乏。
但洪金宝全然不给面子,略过成龙与其他人畅谈。
再比如,2016年洪金宝工作室成立。
几位主创人员登台后,成龙突然莅临现场。
洪金宝说,成龙这是不请自来的,在台上连吼带呵的叫成龙自己上来。
当然,最过分的一次莫过于2017年成龙动作电影周。
成龙与洪金宝手挽手上台,成龙称自己在大哥面前不敢造次,洪金宝马上接过话茬,调侃道:
“今天你好惨,我在,你就是小弟,幸亏你爸爸的爸爸没来,要来的话你就变孙子了。”
这本来是成龙的主场,被公然揶揄成“孙子”,一般人都会经受不住吧?
但听完洪金宝的话,成龙不但没作色,反而顺着洪金宝的话接捧道:
“是是,爷爷,是,爷爷!”
而台下的人也心领神会,笑成一团。
成龙的名气纵横中外,为什么洪金宝还这么不给成龙的面儿呢?
可能真的源于“大哥大”中,最后的这个“大”字。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
成龙,永远是洪金宝的小弟。
一、
洪金宝迈入电影圈是刻在DNA的必然。
洪金宝的大爷是现代话剧和电影艺术开拓者洪深,爷爷是着名导演洪济,奶奶是初代打星钱似莺,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
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洪济从上海转战香港后,与三弟洪叔云曾一手提拔了王天林。
而王天林更是桃李满天下,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王晶、杜琪峰、林德禄、林岭东等名导。
素有“门下八虎”之称,在香港电影圈亦是呼风唤雨。
而王天林的徒弟们崭露头角时,洪金宝也恰好踏入影坛,这一头一尾恰好形成人情债的闭环。
说到这,你就明白为何我说洪金宝迈入电影圈是必然的了。
当然,当年把洪金宝送进戏剧学院时,爷爷奶奶可没想那么多,洪家家道中落,要不然也不至于把单传一脉“卖”给于占元。
1958年,“三毛”洪金宝进入戏剧学院学习,刚入院时他并不是大师兄,还有一个人能骑在他脖子上。
这个时候你可能要抢答了:是袁和平!
其实不然,当时戏剧学院实施的是“卖身制”,分为3年、5年、7年和10年,但袁和平和袁祥仁并没有签署协议,学了一段时间就走了。
真正的大师兄是“元庭”,本名吴明才。
因为受不了于占元的打骂,逃走了,这才把大师兄的称谓顺位给了洪金宝。
吴明才:最矮的那位
进入学院后,洪金宝开始了地狱般的练功生活。
每天5点起床吃饭,然后一直练到12点吃午饭,饭后继续训练,一直练到夜深人静才能睡,周而复始,惶惶不得终日。
训练强度大,因为大师兄的身份,于占元还总是拿洪金宝以儆效尤。
一开始,洪金宝是苦不堪言,但久而久之,洪金宝就发现了大师兄身份的另一个好处:
我可以欺负人啊!
而那个被他欺负一辈子的人,两年后才姗姗来迟。
二、
1960年,6岁的成龙因不服管教,父亲去往澳洲当厨师之前,把他送到了于占元门下。
当时,成龙放了学能跟领事馆的孩子们从街头打到巷尾,刚刚因为调皮而辍学,见到戏剧学院都是上蹿下跳的同龄人,心里立马开了花。
母亲问成龙,你想在这里待多久?
成龙不假思索:
“我愿意一直待在这里!”
于占元笔尖一划,一个长达10年的卖身契便牢牢套住了成龙。
当成龙发现这里并不美好时已经为时已晚。
他不仅要准时准量完成师傅的要求,还要应付大师兄洪金宝的处处刁难。
正所谓“长兄如父”,戏剧文化更传统,规矩也更大,大师兄无论古今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每当师傅走后,临时监督的工作都会给洪金宝把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