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孩子有沒有零花錢有什麼不同?不用等成年,小時候的差距就很明顯
2023/08/31

記者曾問頂級富豪巴菲特一個問題:「你認為孩子幾歲時父母可以給孩子談金錢和投資?」

巴菲特回答:「越早越好!」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雖然大家都知道金錢如此重要,不過家長還是有不同的意見。

有些認為孩子沒必要有零花錢,有些認為一定有必要給零花錢。

那麼給不給孩子零花錢差距真的很大嗎?孩子的零花錢到底要怎麼樣管理呢?

從小沒有零花錢的孩子

知乎上有個提問「從小到大都沒有零花錢是什麼體驗?」

網友們的共同感受是「小時候很自卑」,還有「長大后報復性消費」。

一位網友分享自己自卑的因素時說道:

我自卑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不富裕,再加上從小父母總是灌輸家里沒錢的觀念:

我上班很辛苦,你干什麼都得省著點用。

這麼貴的東西,抵得上我們一天的工資了!

這個花里胡哨的玩具有什麼用?不買!

……

後來,他長大了。給自己花錢買點好的,總覺得自己不配,哪怕自己已經賺了足夠的錢。

還有的孩子,長大后會報復性消費。行為非常的兩極分化:

一方面總喜歡買東西的時候斤斤計較算計很久,花出去了也很心疼。

另一方面,由于花錢的欲望被壓制, 一時沖動花了很多錢,之后又為花錢的行為后悔。

每次都要為花錢折磨,很難有開心的時候,活得太累。

還有,如果父母在零花錢上嚴防死守,最壞的結果是孩子禁不住誘惑,自己跑去想辦法弄錢。

傅首爾在一次節目中說過,小時候家境不好,沒有零花錢。看到鄰居爺爺總是把錢放在桌子上,她就萌生了偷錢的想法。有一次想買雪糕,就真的去偷了一張。

幸虧鄰居爺爺和善,沒有罵她也沒有訓斥,更沒有跟她父母告狀。

只是勸她以后不要這麼做,她才沒有繼續偷錢買東西。

有家人認為限制孩子花錢,會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恰恰相反,導致孩子心靈受傷,還有非理性消費。

其實父母沒有必要打壓孩子用零花錢的欲望,畢竟零花錢的實質也是幫助孩子認識錢,會花錢,更加會存錢。

想清楚了這一點,父母就不用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了。

從小有零花錢的孩子

儲殷教授說,一定要給孩子零花錢,孩子買東西用自己的零花錢,由自己做主。因為任何選擇都意味著失去,這樣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生活中充滿數學,提高解決數學應用題的能力。同時,還能提升社交能力。

《少年派》中有句台詞:「小孩也需要錢壓兜,身板才能直起來。」

父母可以想一想,一群孩子身上都有錢買零食買玩具,就你家孩子沒有。

他很有可能會在同齡的孩子面前抬不起頭來。

所以,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給孩子一些零用錢是很有必要的,不僅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也是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金錢觀的重要途徑。

注意有一點,父母不能用零花錢作為對不能陪伴孩子在身邊的感情補償,不僅達不到目的,而且容易釀成后患。

福建廈門警方曾破獲了一系列的街頭搶劫案,作案的嫌疑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孩子,這些孩子因零花錢不夠用就去搶劫,最終被判處3至4年的有期徒刑不等。

讓人驚訝的是,這些孩子家里都挺有錢的。

還有時間陪他們的父母,所以父母給零花錢給得很大方。

如果沒錢就跟父母要,不給就去借,借不到就去搶。

不過到底該給孩子多少零花錢呢?有的家長對給孩子零花錢上總是很為難,給多了,怕他大手大腳;給少了,又怕過于小家子氣,不知該怎麼辦了。

零花錢該怎麼給?

小林讀國中,父母為了培養他賺錢和花錢的認識,特意讓他去教隔壁鄰居上小學的孩子數學題。

只要小林去一次,爸爸就給小林50塊錢當作報酬。

結果爸爸很快就發現,孩子每次得了50塊錢后,就會去跟同學吃飯買東西,還沒到下一次給鄰居孩子上課的時間。

錢就花完了,爸爸很煩惱,賺錢的意識沒有培養起來,花錢的意識倒是很強。

那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從心理的角度來看,父母給孩子的錢,被孩子放入了一個叫「零錢」的心理賬戶。

而在很多人的心里,零錢其實就是用來「亂花的」。

那麼什麼是跟錢有關的心理賬戶呢?

就是在每個人的心理,把同樣的錢分門別類地存在了不同的賬戶里,分為三類。

第一類,意外所得賬戶。

人們會把辛苦賺來的錢、靠運氣贏來的錢和意外獲得的錢,放到不同的心理賬戶里去。

比如你辛苦賺來的錢,你是不會隨便去賭場買個老虎機試試的。

不過要是是你撿來的錢,那麼你可能就會把錢花出去了。

老人們也常跟我們說,如果你撿到了一點小錢,那麼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轉身就把它花掉,買點吃的啥的。

因為對于意外之財,人們總是有慷慨的心理,一般都是留不住的來得快去得也快。

第二類,情感維系賬戶。

比如你給自己買個一萬塊的手機,你肉痛。但是如果是你老婆給你買的,你就會很高興。

雖然你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用的還是家里共同的錢。

但是你就是高興。

同樣的,如果你花了同樣的錢買條項鏈給老婆,老婆也很開心。因為是你送的,所以也沒那麼肉疼了。

雖然到最后跟你們各自給自己買,花了同樣的錢,但是就是沒那麼肉疼了。

這就是所謂的,談感情傷錢。

情緒價值就是這麼值錢。

第三類,零錢賬戶。

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在電子支付普及之前。

如果你有100塊錢紙幣,一旦你破開了,錢很快就會花完了。

但是如果是放在銀行卡里的幾千幾萬塊錢,你會存得很好。

而在錢包里的幾百塊錢零錢,你可能就會毫無負擔的就花掉了。

因為潛意識里,你會把錢包里的錢看作是零錢。

既然是零錢,就像前面所說的,零錢就是用來亂花的。

那最后小林的爸爸是怎麼做的,他不再每次小林上完課就給50塊錢。

而是改為上了10次課之后,一次性給小林500塊錢的報酬。

這樣在孩子的心理,他每次拿到手的,不是50塊錢的「零錢」,而是500塊錢的「整錢」。

「整錢」心理賬戶,都是用來做重要的大事情的。

這樣小林就不會輕易地拿著500塊錢,跟同學一起出去吃吃喝喝揮霍掉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父母在收到自己的錢后。

能夠舍得花出去,那麼每次給父母一點小金額的錢,父母就會把這種錢歸類到「零錢」的心理賬戶上去,他們花起來就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如果你每年一次性給父母很多錢,那麼父母會把這筆錢歸類到「整錢」的心理賬戶去,他們很有可能會對你說。

這個錢就當作是給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存的,他們一點都不舍得花。

所以,給孩子零花錢,要給整錢,他們就不會亂花。

給老人錢,可以給零錢,他們花起來不會有太大的負擔。

一個小技巧,可以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