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媽媽一在家,孩子就不乖!專家:這其實是好事
2024/04/29

上週五下班時,辦公室裡的同事都在忙著收拾東西,準備度週末去了。只有我,癱在椅子上,目光遊移不定,內心掙扎著要不要回家。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週末對我來說,就是從一個戰場,轉入另一個更加激烈的戰場。

如果讓我在上班和帶兩個孩子之間選一個,我會毫不猶豫地選:上班。

我家週末的畫風基本是這樣的:

還不會走路的老二緊緊黏在我的身邊,我走一步,他爬一步,走到哪兒跟到哪兒,一見不到就咧嘴哭,一看見立馬換成笑,上廁所也要跟著。

老大坐在旁邊,一會兒喊:「媽媽給我穿衣服」,一會兒喊「媽媽你陪我玩」,如果得不到回應,老大開始不樂意,繼而吵鬧。

作為媽媽,左右不得分身,直到沖著老大大吼一聲:「別吵了」,能短暫安靜幾分鐘,然後又繼續。

一天下來,嗓子喊啞了,腦袋嗡嗡響,一提週末就渾身打哆嗦。

帶孩子這樣累也就罷了,關鍵是你的苦和累沒人能理解。

爸爸和奶奶一致說:「我們帶的時候不這樣啊,老大衣服自己穿,能自己玩一天,都不需要人陪。老二不吵也不鬧,喂飽了該玩就玩,該睡就睡。」

聽聽,難道我是個假媽媽?

我把這個苦惱傾倒到媽媽群裡,立刻引來了媽媽們的集體吐槽。

「說起來都是淚,別人帶的孩子都超級懂事,一到自己手裡就換了個娃,一哭二鬧,就差上吊了。」

「跟著姥姥就能完全自理,自己吃飯、穿衣,整套下來不需要人幫忙,跟著我瞬間回到嬰孩時期。」

「跟著奶奶出去從不要買東西,跟著我出去看到喜歡的就要買,不給買還哭。」

大家七嘴八舌,恨不能把平時在孩子那受的苦都一股腦倒出來。

等大家發洩完了,過了幾分鐘,又有一個媽媽發了一段話:

「其實,看到你們剛才說的,我真的很羡慕,孩子在你們面前想哭就哭,想鬧就鬧,感覺你們的關係那麼親。而我的孩子,睡覺只找奶奶,只在奶奶面前哭,在我面前超級乖,不哭也不鬧,按說我該高興,可我找不到一點高興的感覺,只有深深的失落和自責。」

繼而又是一陣沉默。

都是當媽的人,自然知道這種感覺是怎樣的,它比孩子不乖,孩子哭鬧更讓人難受。

這意味著孩子跟媽媽不親,孩子對媽媽沒有信任,同時也可能意味著,孩子幼小的心裡根本沒有安全感,這讓當媽的情何以堪。

為什麼孩子只喜歡黏著媽媽?

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家有一個"磨娘精"的孩子,有時候真的很讓當媽的頭疼。

 家有黏人孩子,但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當我去問身邊其他寶媽的時候,沒想到,得到的答案非常的一致:"我家孩子也是這樣,原來不止我家這樣啊。"

原來,家有"磨娘精"的孩子,真的很多。

有的媽媽很享受孩子黏著她,有的媽媽,就比如說我閨蜜,就因為孩子太黏著她了,處於崩潰的邊緣……

耐心被孩子磨沒了,就開始吼,吼不管用甚至上手打屁股,結果孩子嚎啕大哭,自己冷靜後也後悔得要死,內心充滿了內疚。

最為關鍵的是,這個時候,家裡其他人紛紛冒出來,一臉傲嬌地跟你說:"你不在的時候,孩子跟著我可乖了,不哭不鬧,自己一個人玩得挺好。"

你說氣不氣人?

但值得你欣慰的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無數的媽媽和你一樣,正在經歷著。

更為關鍵的是,孩子愛著你。

孩子有說不出口的苦衷,別太晚知道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蘊藏著一個心理動機。

我們仔細回想一下,孩子不乖,黏媽媽的時候,是不是這幾種情況?

1、三歲以前很黏人,三歲以後就慢慢好了

孩子在0-3歲的時候,是對母親依戀最為濃烈的階段。

不僅僅是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還有情感上的天然依賴,渴求媽媽的愛和溫暖懷抱。

雖然脫離了母體,但懷胎十月,孩子早就熟悉了媽媽的心跳、呼吸和味道,所以,孩子喜歡黏著媽媽,是為了獲取安全感。

3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越發強烈,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好奇心又旺盛,在探索周邊環境的同時,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因而黏人現象也會慢慢減弱。

2、家裡來生人了,或者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對於膽子小、社交能力弱的孩子來說,在這種情況下,會更加的依賴信任的媽媽。

曉莉家的孩子,爸爸朋友來家裡做客的時候,就非常黏媽媽,做飯、上廁所、洗碗都會屁顛屁顛地跟著身後。

有一次,她去給大寶開家長會,然後把小寶放在一個不怎麼熟悉的人家裡2個小時,結果,她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哭得厲害,回家後一直要她抱著,一鬆手就哭。

後來,那段時間,孩子更加的黏她,去哪都跟著,尤其是有陌生人在場時,會貼著媽媽躲在身後。

3、媽媽的突然"消失"

有的孩子,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才非常的黏人。

比如,媽媽去忙其他事情的時候,沒有告訴孩子,或者看到孩子玩得很專注,就悄悄去忙了,結果,孩子一回頭發現媽媽不見了,以為媽媽"消失"了,內心很恐懼。

等媽媽回來,孩子生怕一不小心又見不到媽媽了,分離焦慮,讓他們感到恐懼和痛苦,

所以要一直跟著。

尤其是,一直都是媽媽帶大的孩子,會更在乎媽媽的行蹤。

孩子感受不到其他家庭成員的"愛與包容"。

為什麼很多孩子喜歡黏著媽媽,不喜歡黏爸爸,不知道你家是不是這種情況:

當你正在忙的時候,讓孩子爸爸帶一會,結果才帶了兩三分鐘,孩子爸來一句"快去看看你媽媽在幹嘛""走,我們去找你媽媽去"……爸爸只顧自己的感受,不顧孩子,與媽媽細膩的心思和關愛形成強烈的反差,孩子感受到自己不被爸爸"需要"和"照顧",自然就更願意待在媽媽身邊了。甚至,有些爸爸,會時不時的挑孩子的小毛病,如說孩子內向膽子小、不准孩子哭、做錯事了會被打罵等等……

孩子感受不到愛意和親切,因為害怕,因為不信任而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只有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孩子才是無所顧忌的!

當孩子黏你時,我們該感到高興和欣慰,因為他們足夠信任我們,願意在我們面前撒嬌;因為我們給了他們足夠的愛,讓他們不懼怕對我們表達與發洩。

面對黏人孩子,我們該做些什麼?

《美國育兒百科》一書中指出:

媽媽不在家,保姆或者家人告訴你孩子表現的像個天使時,不要偷著開心覺得孩子終於長大了。孩子並沒有長大,而是他們對別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換言之,媽媽在的時候,孩子格外不乖,就是想通過"磨娘"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不安和被壓抑的不滿情緒,以此填補安全感旺盛的需求。

那麼,面對黏人孩子,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