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句老話講:「打是親,罵是愛。」這樣的教育觀念放到今天顯然已經不適用。
如今,許多家長已經能夠做到不動手打孩子,但在語言和說話方式上,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一個國中孩子在公眾號后台發來消息,字里行間透露出痛苦和無奈:
「我爸爸整天只知道否定我、批評我,感覺僅有的一點自信也要被消磨光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語言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對孩子的智力發育、認知學習能力、情緒管理能力,乃至性格塑造,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孩子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許多問題:自卑、心理脆弱、頂嘴、叛逆、磨蹭拖延······基本上都和父母使用的語言不恰當有關。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說:
「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孩子的心靈單純而敏感,父母又是他們最重要的人,言語的分量可想而知。
有時家長對孩子說的話,自己覺得沒什麼,卻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甚至是終身的傷害。
我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等機構曾發布《青少年藍皮書》,根據對各個城市學生的調研,整理出了孩子最不喜歡家長說的5句話,值得反思:
「快去學習/快寫作業」
平日里,催孩子寫作業、學習,已經快成了家長的口頭禪。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玩就焦慮,恨不得孩子時時刻刻在學習;看孩子磨蹭,就忍不住催孩子快點完成作業。
前不久看到一則視訊,一個小女孩受不了爸爸不合理的要求,向爸爸哭訴:
「我得有自由的時間啊,學習必須勞逸結合啊。」
「我寫完作業了,我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了,難道我玩還有問題嗎?」
「你要是要求這樣的話,機器人都忙不過來,我長八只手都忙不過來呢。」
視訊看得令人窒息,能夠感受到孩子的壓力有多大。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喜歡學習,而是不喜歡父母的態度和說話方式。
一方面,孩子在學習之余,也需要放松和休息。
適當的自由玩耍時間是必不可少的,讓孩子在枯燥、高壓的學習之外,有一個喘息、調節的機會,不光能提高學習效率,更保障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家長張口閉口都是催孩子學習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和煩躁情緒,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另一方面,站在孩子的角度,家長經常性地催學習、寫作業,會帶給孩子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難道我自己不知道要學習、寫作業嗎?」
還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
「父母關心學習和作業,勝過關心我。」
「父母只喜歡愛學習的我、作業做得又好又快的我。」
這兩種感覺疊加在一起,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家長越催、他越不做,越催越慢。
孩子也會對父母感到失望,親子關系越來越差。
因此,家長平時和孩子溝通,不要只知道催孩子學習,多和孩子聊聊學習之外的事情,關心他的喜好、人際交往、情緒感受······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
學習上,家長可以通過立規矩,來避免嘮叨、催促:比如每晚放學后先寫作業再玩、周末有固定的學習時間段。
在此基礎上,家長就不用一直盯著、催著孩子,給孩子更多的信任和自主權,讓他自己安排作業和學習,有充分的自由空間,孩子慢慢會懂得自覺、自律。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別人」
好像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別人家孩子」。
誰家孩子懂事又勤快,誰家孩子考了第一,誰家孩子鋼琴十級,誰家孩子奧數拿了全國的名次......
家長以為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孩子,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和別人之間的差距,向別人的優點學習。
然而,實踐起來的效果卻沒想象中那麼好。
每一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著被父母的理解和肯定,家長的比較,孩子更多的是感到傷心,有種被忽視與被否定的感覺,影響內在的安全感。
時間長了,孩子會越來越不自信。
經常被比較的孩子,會漸漸形成參照他人的行為和標準去做事的習慣,缺少主見,找不到自我價值所在,容易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失去方向。
有一位家長曾分享過她和孩子的故事:
有次她兒子寫作業不認真,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她忍不住吼孩子:
「換成別人早寫完了。怎麼別人家孩子學習都不用大人操心,成績還那麼好,再看看你!」
沒想到孩子一下子跳起來,氣沖沖地說:
「總拿我和別人比,你怎麼不和別人媽媽學,人家媽媽工資又高、又漂亮,溫柔,不像你,成天兇巴巴!」
她一下子怔住了,憤怒之下把孩子大罵一頓,差點動起手來。
冷靜下來后,她不禁陷入沉思:原來被比較的滋味這麼難受,平時自己還總是拿那些優秀的孩子「刺激」孩子。
忽然間,她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之后再也沒有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真正對孩子好的教育,不是百般挑剔他的不足,而是接納他真實的樣子,欣賞他的獨特,善于發現他的閃光點。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而是讓孩子和自己比,有進步就值得鼓勵和肯定。
只要孩子一直在努力進步的路上,終有一天會達到理想的目標。
「不許看手機/不許看電視/不許玩游戲」
有些家長把電子產品視為洪水猛獸,嚴禁孩子使用,常常命令孩子:「不許看手機/看電視/玩游戲!」
心理學中有一個「白熊效應」,很多時候,父母越是禁止,對孩子來說越是一種誘惑。
而且,命令的語氣也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正如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所說:
「不論什麼時候,當父母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就會導致權力之爭。」
于是,家長越不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玩游戲,孩子偏要做,倒不是因為多喜歡,更深層的心理動機是表達抗議,爭奪「自主權」,不想屈服于父母。
因此,家長的說話方式很重要,少用命令、威脅的語氣。
而更為關鍵的是,現在這個時代,信息、科技發展迅猛,電子產品已不僅僅是娛樂工具,更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想要孩子完全不接觸電子產品是不切實際的,孩子的生活中也需要適當的放松、娛樂、獲取信息、和同齡人有共同話題。
更好的辦法是,規定孩子玩的時間,控制時長,比如每周只有周末兩天可以玩,時間不超過1小時。
讓孩子合理分配使用電子產品和學習的時間,培養起自控能力才是關鍵。
另外,家長需要回答這個問題:不許孩子「玩手機、看電視、玩游戲」,那可以做什麼?
不可否認,許多孩子是因為現實生活的孤獨、單調、空虛、沒有興趣愛好,才容易沉溺于手機、電視、網絡世界。
因此,家長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感受到愛和關心;另一方面,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比如經常陪孩子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戶外運動、閱讀、參觀博物館、上一到兩個興趣班等。
當孩子內心能量滿滿,現實生活足夠精彩充實,自然不會沉迷電子產品。
「真沒用/笨」
生活中,當孩子犯錯、表現不好的時候,家長們總是會不耐煩、情緒上頭,開始朝孩子發火。最常見的就是罵孩子「沒用」、「笨」:
孩子東西沒拿穩,掉在地上,「真沒用,你能做成什麼事?」
作業教了幾遍還不會,「真笨,豬腦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