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父母常對孩子說「這三句話」,特別第二句,保證孩子一天比一天優秀
2024/03/03

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獨立性的培養。

一個人的獨立,不僅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還要有獨立的思想,在孩子身上表現為主動思考、積極面對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孩子的獨立也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突然提高,需要父母一步一步引導。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從生活、心理、學習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培養生活上的獨立性,

請常說:「你來試試看」

想起一位80后的朋友說:「我們小時候都不太能心安理得地看著父母忙里忙外,自己坐在那邊不動窩。」

但我們身邊,很多孩子看著父母忙前忙后,自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大人拖地,他可以腳都不抬一下,像這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

不久前,有位家長聊起兒子的寄宿問題,孩子從高一開始就在縣城的學校里寄宿。

他們那是個很小的縣城,孩子們的生活能力比大城市的孩子要強很多。

唯有自家兒子在這方面表現平平,六個人的宿舍,只有他不會洗衣服、不會鋪床褥、塞被套。

媽媽每個周去趟學校,把他積累了一周的臟衣服帶回家,再給他的床鋪收拾干凈。

聊起這件事時,媽媽不曾對孩子生活能力表示擔憂,只是簡單一句「他不會」將一切合理化。

作為大人,我們太容易「小看」孩子了,在我們眼里,孩子總是脆弱的、需要幫助的,即使有的孩子到了十八歲,我們依然把他當成小孩。

我們鮮少給孩子過多的機會去學習如何過好自己的生活。

是孩子不會做嗎?

是大人不放心讓孩子做。

大人的不放心,帶動了孩子的不敢嘗試,時間久了,他也給自己貼上了「我不會」的標簽。

所以,想讓孩子生活獨立,我們父母需要經常跟孩子說:「你來試試看!」

地掃不干凈,多掃幾次就熟練了;

洗碗慢,多試幾次效率就高了;

不會洗衣服,跟媽媽學幾次就會了……

一開始,孩子總是做不好的,但成長就是不斷試錯,他們就是從做不好的后果中吸取教訓。

大人先教會孩子怎麼做,慢慢地減少幫助,讓孩子學會在沒有父母的提醒及幫助下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孩子生活的能力,完全靠父母在早期有遠見的放手。

很多家長常問:「什麼時候培養孩子生活上獨立性最好?」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只要孩子愿意去嘗試,我們就要去支持。

培養心理上的獨立性

請常說:「這件事,你可自己決定/選擇」

不獨立的孩子,特征之一是沒有主見

台灣教育學者李崇建曾在TED演講上提到,作為老師,當孩子需要「抉擇」時,他們最常說這樣的兩句話: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或是:「我不知道自己選擇什麼?」

他提起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問女兒中午想要吃什麼,女兒下意識回答說:「不知道,隨便。」

媽媽說:「不要不知道,你說了我就帶你去吃,什麼都可以。」

女兒一聽,來了精神:「真的什麼都可以嗎?」

媽媽說:「都可以。」

女兒說:「我想吃鹽酥雞」。

媽媽搖了搖頭:「媽媽跟你說很多次了,鹽酥雞很油,不健康,換一個。」

女兒又想了一會說:「那我想吃布丁。」

媽媽火了:「中午吃布丁?沒告訴你中午要吃正餐嗎!」

從這個小故事里,我們就能發現:

父母讓孩子做出選擇,又下意識地否定他們的決定。

很多孩子之所以沒有主見,就源于大人不停地否定他。

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批評他們的思考和選擇,漸漸地,孩子對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失去了信心,很多事情自己拿不定主意。

周國平說:「要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必須現在就鼓勵他們不盲從父母。」

培養孩子心理上的獨立,應該從小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自己選擇和決策的感覺,讓他們自己做決定。

當他提出想法時,我們反饋中不要總是帶著否定和打擊,多給他積極的回應,如果孩子太小,我們可以給予孩子有限的選擇,二選一或者多選一,讓孩子對自己的生活產生掌控感。

不要怕孩子的選擇是錯誤的、不完美的,生活的彎路在童年時代多走走代價是最小的。

即使他的觀點和你相左,也應該讓他知道,他可以對生活有自己的看法。

常對孩子說:「這件事,你可自己決定/選擇」是一種信任,在父母的信任里,孩子也會相信自己的感覺,對事情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慢慢地,也就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表達自己觀點的自信。

培養學習上的獨立性,

請常說:「我看到你的努力/進步了」

孩子在學習上拖拉、磨蹭,太依賴父母的督促,這是現在父母普遍頭疼的問題。

其實孩子不主動學習,不完全是愛拖延,而是孩子的學習信心被破壞了。

我見過一些父母,輔導孩子作業時各種批評、指責、不耐煩:「你這個字怎麼寫的「、「說過幾百遍你還做錯」、」你的答案都寫到橫線外面去了。」

學習時,孩子面對的指責與負能量太多,他就很難積極地看待作業這件事的。

最后,孩子不僅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也失去了責任意識,依賴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催促。

小孩子的學習,確實需要成人的提醒,重要是采用的方式方法要適當。

美國國家兒童發展科學委員會將壓力歸為以下三類:正向壓力、可承受壓力以及毒性壓力。

很顯然,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施加了太多的毒性壓力,孩子長期處于一種缺乏支持的情境之中。

督促孩子,我們要更多地運用正向壓力和可承受壓力。至于怎麼做,《自驅型成長》一書給了我們答案:

* 首先,孩子的身邊需要有一個能提供支持的成年人;

* 其次,孩子需要時間從壓力中恢復過來;

* 最后,孩子還需要對自己的生活有一種控制感。

換句話說,解決孩子學習問題的前提,是我們要懂得好好愛自己的孩子,支持他。

在孩子的學習之路上,我們不僅要從作業本上看到孩子的無助,提供具體的幫助,也要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他鼓勵,讓孩子重拾學習的信心。

其中,父母最重要的,要學會「忍」,忍得住不去責怪孩子,忍得住立即告訴孩子答案,忍得住大包大攬的心。

家長這種平靜的心態,會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身成長之中,孩子會越來越好,也越來越能管理自己。

信心是孩子獨立的開始,當他對一件事有了勝任感,他就不會總想著逃避。

俄國教育家馬卡連柯說:

「心平氣和的、認真的、實事求是的指導,才是家庭教育的應有外部表現,而不應當是專橫、憤怒、叫喊、央告、懇求。」 

孩子小小的進步,適時鼓勵,可以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理解努力對學習的真正意義。

我相信,父母能有平和的心態并懷有對孩子的信心,更能幫助孩子獨立面對學習中的種種問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