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沒有把女兒養在身邊。
過年回家,為了彌補女兒,她特意帶女兒出去吃好的。
女兒卻扭扭捏捏,鼓勵了好久,才支支吾吾擠出句話:「我同學說蛋糕特別好吃,可奶奶說,賣蛋糕的老闆死了。」
仔細一問,原來,女兒過生日那天,和奶奶說想吃蛋糕。
奶奶去外面轉了一圈,回來說:「哎呦,那賣蛋糕的老闆死了。」
朋友家境不差,也定期給老人寄錢,可老人節儉慣了,不捨得給孫女買。
一想到女兒過得如此小心翼翼,朋友流了一夜的淚,決定再苦也要把女兒帶在身邊。
誰知道,孩子委曲求全的性子已經養成。
有一次,孩子削蘋果,把大拇指削傷了,血流湧注,她硬是用餐巾紙抱起來,藏在口袋裡,直到朋友發現,她才哭:「媽媽,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別送我去奶奶家。」
看著可憐兮兮的女兒,朋友大哭了一場。
送女兒回老家時,她是做過思想準備的,想著趁年輕多賺些錢,等孩子大了接回來上最好的學校。
可沒想到分離幾年,給孩子的傷害竟如此之大。
我身邊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覺得孩子小,交給老人負責好吃喝拉撒就行,等到了讀書的年紀再接回身邊教育,自己也可以趁年輕安心賺錢,一舉兩得。
殊不知,大錯特錯。
育兒專家說:
「不要以為孩子1到6歲只是長身體的年齡,如果父母讓孩子1到6歲在老人那裡度過,等孩子6歲時再接回來上學,那麼這個孩子在學校要麼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要麼成為無法無天的搗亂者。」
我們承認,現在很多老人也開始學習科學育兒,但,再好的祖父母,也比不上父母重要。
錯過孩子0-6歲最重要的成長期,父母真的會錯過孩子的一輩子。
0-3歲,父母的高效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
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說:
「孩子三歲之前,最好由母親親自撫養。人在生命的早期是很無助的,他所有需要的滿足和快樂都和撫養人息息相關。認人是最早的情感現象,也叫依戀,由此父母才獲得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
《爸媽學前班》做過一期原生家庭的節目:「如果你的人生只能留下一個人,你會留下誰?」
演員章齡之的選擇,讓人感概萬千。
主持人列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8個人物:「爸爸媽媽,高中好友,老公和兩個兒子,外公外婆」,讓她依次劃掉,劃掉的人從此不再出現在她的生命裡。
她毫不猶豫先劃掉爸爸,然後是媽媽;
猶豫之後,劃掉高中好友;
再度猶豫之後,她依次劃掉老公,兒子,外公;
最後,她選擇留在生命裡的,是外婆。
她很認真的強調:「我外公外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是無可捍衛的位置。」
為什麼在她心裡,父母的位置如此之低,連高中好友都比不上?
原來,章齡之從小由外公外婆撫養長大,父母在她1歲時去日本發展,直到她18歲才回來。
章齡之心裡對父母一直是怨恨的,她14歲時接拍廣告賺了一大筆錢,全部交給外公外婆。
但她心裡真正想向父母證明的是:「我這麼小都可以賺這個錢了,你們要的東西我一直能做到。」
她和父母的關係很疏遠,對待父母的態度也很惡劣,就連婚姻大事也從未理會父母的意見。
在心理老師面前,章齡之數度哽咽:
「我和父母從來沒有肢體接觸,每次都隔著一米多的距離,雖然現在有一些溝通,但我沒有和我爸媽說過,我有很多缺失,我內心有很多小女孩的依賴,很累的時候,我一定要回到外婆家,躺她身邊一起睡個午覺,才覺得充電充完了。」
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女孩從1歲到18歲,從渴望父母到記恨父母,再到不需要父母,她艱難跋涉了多久。
唯一確定的是,當她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不在;
當父母回來的時候,她已經不再需要了;
而這漫長的分離,直接導致的,是她一輩子安全感的缺失。
3-6歲,父母的高效陪伴能塑造孩子的正面性格。
孩子性格的基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基本在3-6歲奠定基礎。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錯過這個時期,父母就很難調整孩子的性格底色。
英國有一部拍了50年才拍成的系列紀錄片《人生七年》,講述14位孩子從7歲到56歲的人生經歷,導演每隔7年就會找到這些孩子,拍下他們最近的狀況,追問決定人生的答案。
最後總結出一句話:
「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以後隨你怎麼帶,隨他怎樣長,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註定。」
紀錄片裡,在記者有針對性的提問中,我們驚奇的發現,7歲孩子在「教育」,「婚姻」,「夢想」方面表現出的性格特徵,貫穿並影響了他們的一生。
這一點在小男孩Paul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父母離異又各自再婚,他被送到兒童之家。
7歲時,他自卑內向迷茫,表示自己不喜歡學校,不想結婚,也不太在意是否開心,如果非要說夢想的話,希望自己少被打,少被罰站。
這種性格特點貫穿了他整個人生。
長大後的他頻繁失業,晚年也只能通過妻子的幫助謀得一份臨時工作;
在愛情裡他一直覺得自己需要尋求心理説明,每一次吵架他都是「好吧你離開吧」的逃避方式;
56歲的他在鏡頭面前,一如那個7歲的小男孩,拘謹,憂傷,無助。
早教專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裡對「七歲看老」做了科學解答:
「孩子生命成長中最重要的階段是0-6歲,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動,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復,順利通過後,孩子的心智水準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並釋放出內在的新的生命力。」
這個過程孫瑞雪定義為「敏感期」。
同時證明:孩子只有處于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才會出現敏感期。
父母在這個階段教育孩子往往事半功倍,孩子也易形成更多的正面性格,反之,孩子內心缺失也越多。
而6歲以後,孩子的吸收性心智隨著年齡增長也逐漸消失;
12歲以後,孩子自我形成,開始有離開父母的內在動力,那時候父母再管教意義也不大了。
很多父母會問,我們小時候從不懂什麼敏感期,還不照樣長大?
學前教育專家吳曉輝解釋:
「如果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漏掉了幾個敏感期,他仍會長大成人。但許多成人很痛苦地發現,在他們心理,生理和社會關係的發展上漏掉了許多地方,使得他們沒有安全感,動作笨拙,對藝術無知,不擅交際,依賴他人,優柔寡斷等等,這都是漏了敏感期的後遺癥。」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在孩子生命成長最重要的前六年,父母給予越多的關愛和引導,孩子性格中的正面能量也就越強大,也越有力量對抗成人後的世界。
父母應該無條件花時間陪伴孩子!
父母都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送到孩子面前,給孩子最好的早教機構,最好的學區房。
于是努力賺錢,期待哪天賺夠了錢,就可以享受「父慈母愛子孝」的天倫之樂。
只是,錢永遠也賺不完,孩子的前六年錯過,卻再也沒法彌補。
錯過的不只是本該親密的親子關係,還有孩子內心永遠的缺失,而這些,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成長路線。
《人生七年》裡,記者詢問一位56歲的主人公:「什麼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他思索很久後回答:
「父母最好的禮物,是不會改變的愛與支持,以及投入的時間。父母應該無條件花時間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