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心理專家:別再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三點原因「很現實」
2023/10/21

曉玲與丈夫都是月收入2萬元以上家庭經濟水平三線城市來說已經算是中上水準。也因此,倆人從女兒夢夢2歲開始就已經斥巨資讓她學習鋼琴、芭蕾舞、繪畫,如今4歲就已經是小區里有名「別人家的孩子」,同時在幼兒園也是非常出眾的存在

只是,不少鄰居都覺得奇怪,「夢夢走路怎麼總喜歡低著頭」、「跟她說話也是非常羞澀的樣子」等。而這樣的現象,其實從她2歲多已經出現。那時候,她經常和媽媽一起到小區花園玩,看到其他小姑娘穿著漂亮的新裙子,除了滿臉艷羨,再看看自己身上已經洗得有些舊的裙子,就已經不愿意和她們玩了。

有些鄰居也勸過曉玲,家里不缺這點錢,不如給女兒買些新衣服讓孩子高興一下。只是,她總是以「我怕她養成愛慕虛榮的習慣」、「小孩子穿點舊衣服沒事,她不會多想」等理由反駁

而夢夢剛去幼兒園,看到其他小朋友穿新衣服或是對媽媽拿回來的舊衣服款式不喜歡時,也曾向爸媽提出要買新衣服。但不僅遭到拒絕,爸媽還不時教育她懂得節儉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你應該注重提升內在別變得愛慕虛榮」。如今,她盡管一直被夸贊多才多藝,但還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其他能隨意穿新衣服的小朋友

心理專家:別再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三點原因很現實

心理學專家們一直建議家長,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盡量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因為這樣的舉動對孩子心理傷害遠超家長們的想象。

原因一: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根據心理學可知,孩子自尊心初步形成從2歲開始,到了3歲便愈發加強。而長期給孩子穿舊衣服,尤其是看到周圍的同齡人能穿光鮮亮麗新衣服,對比之下,自尊心便會受到傷害。若是被同齡人嘲笑,更是會令孩子的自尊心嚴重受挫

同時,長期自尊心受傷自信心自然也受到影響。進而讓孩子在同齡人面前感到自卑、抬不起頭不愿與他人交流,變得自卑又孤僻

原因二:影響審美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提到,孩子2歲開始擁有自己的審美意識,到了4歲更是進入「審美敏感期」。在此期間,是孩子審美觀養成、固定重要時期

如果家長不顧孩子的意愿強行要求穿一些孩子并不喜歡的舊衣服,不僅影響孩子的心情,也不利于審美觀培養、提升。很可能長大后沒有自己的審美觀,變得隨波逐流

原因三: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認知

瑞士心理學家維雷娜·卡斯特認為:「孩子從6個月起需要得到關愛正面評價,這關乎孩子能否擁有正確自我價值認知。」

而對于長期只能穿別人舊衣服,將自己置于「被施舍」位置,那麼孩子也就養成不會主動追求自我價值性格,對任何事情十分淡漠做事情也是隨便、敷衍了事的態度,這無疑對生活、學習、人際交往未來的事業等都是極為不利的。

其實,除了以上3點,長期被家長安排穿別人的舊衣服,不管是款式還是顏色無法自主選擇,會讓孩子失去控制感缺乏主見,變得事事只會依賴別人。就如心理學家Maslow所說:「失去控制感的人,將變得毫無主見,態度消極。

所以,家長們在安排孩子的普通穿衣一事上,也不能馬虎應付或是因陷入誤區忽略了對孩子的影響。若真是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美德,家長們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方能保證不會傷害孩子

穿不穿舊衣服,溝通要做到位

心理學專家李玫瑾認為:「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即家長對孩子進行一切教育前提條件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想法,如此才能獲得孩子的信賴尊重,進而能保證教育順利開展

正如家長想安排孩子穿舊衣服,除了1歲前不懂事的時候,之后事先詢問孩子的意見,如果他對此表示排斥,那麼就不應該繼續強迫尊重他的選擇

卡爾·邁爾斯認為:「溝通不僅是雙向的,能否讓對方接受內容、語氣、方式關鍵。」如果家長給孩子安排穿舊衣服前,直接說「別人穿不了了,給你穿吧」、「人家衣服多,給你幾件」等,無疑令孩子產生抵觸心理,覺得自己就是「垃圾回收站」

若換成「這件衣服姐姐很喜歡,她一直留著,現在想跟你分享」,那麼孩子就不會覺得別人是在施舍,而是與她分享美好的事物,自然會欣然接受。所以,如何讓孩子毫無芥蒂接受穿舊衣服一事,家長的溝通措詞很重要

孩子的免疫力比較弱,對于貼身的衣服更需謹慎選擇。若是衣服的前主人皮膚病或是衣服的用料有問題,不僅會令孩子感染皮膚疾病,還可能引發過敏問題

所以,家長為孩子挑選舊衣服時,一定要確定此前穿過的孩子沒有任何傳染類疾病,又或是衣服廠家正規的,不會存在甲醛超標等問題。切不可「來者不拒」,應用心挑選

結語:

或許是為了培養孩子擁有勤儉節約的美德,又或是因為家庭經濟原因,家長在安排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時,應優先考慮這樣的舉動是否能獲得孩子的同意是否會對他造成傷害,要以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