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8歲多了,正在讀小學二年級。她發現孩子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別的小朋友放學了,都是三五成群,唯獨我家孩子總是自己走。」
據這位媽媽的描述,孩子性格有一點內向。
相比其他小朋友喜歡出去玩,她家孩子更喜歡宅在家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班主任也曾跟這位媽媽說過,孩子各方面都不錯,就是性格太內向了,希望家長能多引導一下。
很多家長會有疑惑,難道性格內向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在我們很多人的意識里,那些性格外向喜歡出去浪的孩子「吃得開、善交際、有出息」;
而那些喜歡宅在家里的孩子則「很文靜、不合群、常吃虧」。
其實,孩子的性格內向并不意味著不合群,家長千萬不要小瞧人群里那個看似不合群,但卻默默努力的孩子。
01 孩子性格內向
不等于自卑,而是一種氣質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些小朋友:
一群人圍在一起吵吵鬧鬧,說的那個熱鬧呀,而孩子卻沒有說一句話,很安靜地坐在一旁。
孩子性格內向,在很多家長眼里變成了缺點。
有的家長會認為性格內向的孩子,多少有點不合群,不合群意味著社交差。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合群,要和小伙伴們玩到一起。
倘若一個孩子喜歡一個人玩,而不是和一群小朋友嬉鬧,太過安靜就會被貼上「內向」的標簽。
而這個世界,對于性格內向的人,大多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
看來,性格內向,實在是被太多人誤解了。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把人類的人格類型分成外向型和內向型。
他認為,外向型人格的人性格普遍比較外向,喜歡和他人社交,表現得積極、活躍,他是從外部世界獲取能量。
而內向型人格的人卻恰恰相反,他們的力量來源是內心的世界。
性格是屬于內向,還是屬于外向,最主要的區別在于:對外界的刺激會做出怎樣的回應。
內向的人看起來更敏感,更沉靜,更喜歡呆在自己安靜的環境里思考;
而外向的人,更喜歡刺激,不太敏感,不擅于深度思考。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內向是一種人格特質,而不是一種缺點。
許多性格內向的孩子,因為喜歡安靜,常常被大人貼上了各種標簽:害羞、膽小、不合群等等。
即使長大了,也還是經常會聽到各種勸解:
你各方面都挺好,就是太內向了,要是再外向一點就好了。
其實,你真的誤解了內向型性格的孩子。
那些看似不合群的孩子,往往被家長忽視了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便是善于觀察、喜歡思考、更加專注。
02
內向性格的力量
一項心理學研究表明,內向性格的人往往會有更強大的創造力。
內向性格的人擁有天然的優勢:謹慎、專注、善于分析、持之以恒等。
正是因為內向性格的力量,讓這些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人生,達到了無人能及的成就。
事實也證明,歷史上很多具有驚人改革力的領袖也都是一些內向性格的人。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小時候體弱多病、家境貧寒,內向的性格,使得他生活更加艱難。
然而性格的使然,讓他喜歡安靜、善于觀察,始終對炸藥研究保持長期的專注。
最終,諾貝爾憑借自己性格賦予的優勢,在自己的領域發揮出難以估量的影響。
比爾蓋茨曾經在回憶錄中表示,在他小的時候,每天都沉浸在書里,一看就好幾個小時,有的時候連飯都忘記吃了。
當時,他的母親特別擔心他,曾經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結果,醫生告訴她,孩子很正常,不要過多干涉他。
內向性格的孩子,大多都很專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當孩子能夠做到專注于某項事物并且能夠不斷地重復這個過程時,他們就會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
這就是內向性格的力量。
內向性格的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明確的目標,并愿意為自己的目標一次又一次地努力。
03 孩子有這兩個表現
暗藏著優秀
孩子有以下兩種「異常」表現,并不是孩子的不合群,反而是比較優秀的傾向。
1. 安靜的觀察,善于思考。
喜歡安靜的孩子,并不是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他們在做事情之前,都會耐心地觀察一段時間,在評估自己的能力和安全性之后,會采取行動。
我家孩子就是這樣,每次到游樂園玩耍,看到新的游樂項目,總是在旁邊先看一下別的孩子是怎麼玩的,靜靜地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后,自己才去體驗。
每次玩完之后,她總會分享在游玩中的新發現。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并且善于思考,喜歡向你提問題,你應該高興才對。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曾經說過:
每當家里有聚會,屋子里聚滿人的時候,羅琳就會覺得非常不自在;
她經常一個人偷偷躲到房間里去看書,她說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才會覺得無比自由和放松。
正是因為有很多獨處的時間,羅琳才會在腦海中形成那個拿著魔法棒,帶著黑框眼睛,行走在魔法學院的哈利形象。
安靜的孩子,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做什麼,在人生的每一個選擇的路口都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喜歡并適合的事情。
2. 很有耐心,做事情專注。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無論家長怎麼催促,環境怎麼嘈雜,他總是不急不慢地做著自己的事情,非常耐心而且專注。
有時候自己在家也玩的很嗨,從不主動提出要大人帶他出去玩。
這樣的孩子習慣深度思考,做事情更加專注,他們會以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去處理事情,也更具有敏銳的洞察力。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一書中寫道:
當我們發現孩子經常專注地重復一項活動,不受外界干擾,而且當兒童每一次經歷這種體驗之后,他們整個人就很開心,充滿活力。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重復練習,在這樣做的時候并沒有外在的目的,而是出于一種內在的需要。
孩子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他們的自娛自樂,并非成人眼中毫無意義的「過家家」,而是他們在聽從自己內心發展的呼喚。
真正睿智的父母,不會強迫孩子去做一些孩子不喜歡的事情。
而是努力去發現孩子的長處是什麼,并且創造適宜的環境,去激發孩子的長處,支持他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優秀的人,不會在可有可無的社交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也不會硬逼著自己去合群;
他們會用有限的時間去探索自身的價值,清楚人生的方向是什麼。
他們能夠在獨處的時候,暗聚力量,努力成為光源,在屬于自己的領域里綻放,然后照亮別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