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父母反對,他一意孤行買下36坪老宅,庭院幽深,改造后:父母落淚了
不同于年輕人對現代都市生活的追求,父母們似乎更向往普通小巷子里的小生活。 哪怕周圍環境陳舊,這也算是一種平凡的小幸福。 然而,老房子潮濕,設備老化。 長期居住在所難免。 你勸父母搬新家,父母都不愿意。 你會怎麼做?
林先生無奈之下,買了一套一樓帶院落的老房子。 他不顧父母的反對,對它進行了改造和裝修。
這是一座位于秦淮河畔的老房子。 對于林先生來說,讓父母住在秦淮河邊,總比讓父母住在老房子里好。
站在院子里,在槳聲燈影中看秦淮河的風姿,在園林小徑香道中獨游的風姿,不失詩情畫意。 外院保存完好,本案設計著重于室內部分的裝飾改造。
■戶型改造
原本的戶型布局圖,縱深空間較大,并且因為老舊的宅邸,大多數的實墻都不能拆掉,并且是一樓空間,因此這個老宅擁有一個缺點:采光較暗。
▲平面布局設計
為了讓業主的父母有一個理想的養老居所,設計師對布局進行了優化,只留了一間臥室,從而進一步優化了布局。
①. 臥室裝修。 臥室裝修時,將窗戶改造為落地玻璃窗,增加采光面積,彌補采光缺陷;
②、貯存注意事項。 另一間改造成客廳,鋪上榻榻米,增加儲物空間,提供臨時休息;
③. 餐廳裝修。 餐廳采光最暗,南北兩面都是實心墻,所以設計師在南墻上開了一個八角窗來增加采光。
■餐廳
原來的餐廳區是整個老房子采光最差的地方,因為北墻緊鄰廚房,采光對設計師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設計師利用南墻,挖空部分墻面,打造八角窗,將日光和光線引入室內。
透過餐廳,可以看到茶室空間的景色。 為了進一步擴大餐廳的視覺延伸,茶室區的墻壁上還開辟了一個八角形的窗戶。
晚上坐在餐廳或茶室區,波光粼粼的河水成為最美的點綴。 主臥門洞的改造讓整個空間更加完整。
■設計亮點
通過兩扇八角窗的設計,讓餐廳和茶室乃至整個功能區域,都擁有明亮的采光和視野。對于老建筑來說,這樣的開墻方式,不會影響到房屋結構,也讓居住氛圍更為舒適。
站在餐廳的過道區域,望向茶室空間,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巧妙手法,利用了中式園林的框景和借景手法,讓這個家更有虛實相生的效果。
■客廳
客廳空間的設計,顯得更為簡約素雅,從餐廳過道望向客廳區域,可以看到一組淡黃色的舊沙發被保留了下來,洋洋灑灑的日光灑落在客廳之中,顯得簡單又美好。
在設計師的思維之中,父母的養老之宅,其實并不需要太過華麗,些許點綴即可,比如花幾和靠窗處的卡座式榻榻米區域,既滿足收納需求,也顯得十分別致。
■茶室
業主的父親非常喜歡品茶,因此設計師還利用一塊區域打造了一個禪意十足的茶室區域。 茶室的設計采用了木板,架高了,下面嵌了一條燈帶,很有禪意。
對于父輩那一代人來說,遠離城市的喧囂,在茶香的熏陶下,在心中植籬種菊,或許是一種幸福和慰藉。
■簡約
不論是茶室空間,還是過道空間,都顯得簡約雅致,沒有太多的元素點綴,卻也讓生活回歸靜謐的氛圍。
■樸素
自古以禪茶為盲,沉穩樸素是本案設計的意境。 盤膝坐在蒲團上,鼻間溢出茶香,身邊是秦淮河。
看著江面上的烏篷船,對于林先生的父母來說,這樣的小日子確實是一種理想的退休狀態。
透過茶室的竹簾,既隔絕了夏日的曝曬,也讓日光變得更為柔和,河對岸的樹木蒼翠,還有白墻黛瓦,都成為了茶室里最美好的風景。
■臥室
茶室的一側是主臥,另一側是客廳和衛生間。 在主臥的設計中,設計師將原來的窗戶改造成落地推拉門,讓人從這個區域步入庭院。 落地窗也被用來增強臥室空間的采光。
臥室一側是床頭柜,另一側則打造成了一個轉角寫字臺,顯得特別有格調。再加上背景墻上的花鳥國畫點綴,主臥的氛圍真的契合了父母一輩的審美。
有的時候就算買一套老房子,也確實值不少,但還有什麼比父母的退休生活更珍貴呢? 這一點著實讓林先生的父母感動落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 事實上,大多數父母年齡越大,就越不想讓孩子擔心。 甚至到了老了,他們也想一個人住,而不是帶著孩子去城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