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軒媽最近對自己的育兒理念產生了強烈的懷疑。她認為」暖男「貼心懂事,性格溫和,這樣的男人才優秀。所以她一直致力于教育兒子成為一枚「暖男」。
然而,週末發生的一件事,讓軒軒媽媽開始問自己:「暖男」教育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天氣暖和,社區裡玩的孩子也多了,軒軒媽媽發現,兒子和其他男孩在一起玩的時候,明顯的格格不入。
別的男孩在草地上追跑打鬧,踢足球、滿頭大汗摔倒也不拍,而軒軒不是。
軒軒摔倒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哭喊疼,當他發現踢足球大家會出現肢體碰撞,就說什麼也不去玩,就依偎在媽媽的身邊。
一個小男孩看見軒軒玩的小汽車,問「能借我玩一會兒嗎?」軒軒馬上答應了。沒想到男孩前腳拿走小汽車,後腳軒軒就委屈地掉眼淚兒。媽媽問完才知道,軒軒根本不想把車借給他,但是媽媽平時教育自己要懂得分享,不能自私,雖然自己一萬個不情願,還是借了出去。
軒軒媽媽搞不懂,是孩子理解有問題,還是自己教育得太過火?軒軒性格溫和,懂事乖巧,特別會心疼人,是人人口中的「小暖男」,在學校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
她一直為培養自己出「暖男」而沾沾自喜,但是今天的兩件事發現,兒子的暖男人設似乎走偏了方向,性格變得越來越軟。
在育兒界,有一個詞非常流行,就是「暖男」。家有男孩的媽媽們認為「暖男」懂事、聽話、謙讓、體貼。將「暖男」當做培養兒子的終極目標。卻不知將兒子培養成「暖男」,對男孩其實是一種毀滅式成長。
「暖男」的性格溫和,而性格溫和的人,往往對激烈的體能遊戲不感興趣。
所以很多「暖男」不愛運動,不喜歡流汗,反而喜歡宅在家裡。而對于男孩子來說,不愛運動是致命傷。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多餘的荷爾蒙無處釋放,長期的壓抑很容易孩子心理走向扭曲變態。
同時,對于男孩,運動是他們交朋友的重要手段之一,太暖的男孩往往很難參與到男孩的遊戲中,容易成為同伴們孤立的對象。
這些孩子往往性格過分柔弱,身體受一點兒傷都大呼小叫,失去天性中本該有的勇敢和堅強。
「暖男」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溫順懂事,善解人意。他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聽話,要懂事,要多為別人著想。
「暖男」凡事都講究「以和為貴」,即使傷害到了自己的利益,即使自己受再多委屈,他們也是「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以別人為先,不對任何人抱怨,自己默默承受委屈。
在很多人眼裡,這樣的人不是「暖」,而是好欺負!因為「暖男」的不爭取和忍讓,最後只會讓自己變成被人忽視的「隱形人」、「背鍋俠」。
「暖男」在社交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對誰都很好。
特別是對女性呵護入微,可是「暖男」的一大優點,然而他們的這種過分呵護很容易越界。
他們的社交邊界非常模糊,不懂得分辨輕重遠近,他們分不清哪些人可以更親密,哪些人需要保持正常的社交距離,他們對每一個人都體貼呵護,對每個人都付出一樣多。
特別是在異性之間,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錯誤的「暖男」教育,對男孩來說,其實是一種道德綁架,其實是媽媽們在按照女性思維去打造女性眼中的完美男人,這種教育都是從女性角度出發的,它錯誤地束縛了男孩子本該有的天性,讓男孩失去了本該擁有的野性和粗狂,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軟,甚至開始「女性化」。
實際上,「暖男」教育,父母都是在壓著孩子成長,他們對孩子要求苛刻嚴格,按照自己想象中的「完美男性」的范本養孩子。
這種教育,刻板生硬,忽視了孩子的天性,最終培養的其實就是一個看似完美,實則千瘡百孔的男孩!
當孩子在草地上肆意撒野的時候,不要因為會受傷,衣服會髒而阻攔孩子;
當孩子和同伴之間發生爭執的時候,不要衝上去幫孩子解決,而是讓他學會自己處理;
不要強迫孩子分享,不要總教孩子忍讓妥協,為別人考慮,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更重要;
不要因為孩子頂嘴就怒斥孩子,而是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合理控制情緒。
在男孩的成長中,我們允許孩子「野」一點,允許孩子說「不」,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情況下要保護自己......
我們不要為了讓孩子成為「暖男」,而抹去孩子所有的棱角,因為那是他們闖世界必備的獠牙。
《教父》裡有句臺詞:「沒有邊界的善良,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讓孩子明白不要對任何人無節制地付出,要懂得分清裡外遠近,對親近的人和不親近的人,決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對待。
尤其對于異性,不是關心呵護女性才叫暖,這是男性本就應該具有的基本禮儀。身為男性,不能氾濫地「博愛」,而是要堅定地守護你愛的,你在乎的人,對其他的人,保持尊重禮貌的社交距離就夠了。
我們必須承認一件事,就是女性在男孩的成長中,很容易以女性的角度要求孩子,所以很多媽媽帶大的孩子,性格中多多少少帶一些女性特質,比如,安靜、細心、感情細膩等等。
男孩進入三歲之後,父親一定要多介入孩子的成長中。
父親更理解男孩成長的需求,他們更懂男孩是如何長大的,他們會從男人的角度帶娃,孩子更富有冒險精神,求知欲更強,內心更堅韌,性格更陽光。
一個男人最重要的不是看他有多「暖」,而是看他是否有勇敢堅韌的精神、守護家人的責任心、明白是非的底線、有原則的為人處世以及拼搏生存的能力。
父母,不要被「暖」遮罩了雙眼,而削去男孩本該擁有的點燃生命的力量,讓孩子成為一個隻會溫暖他人的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