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為什麼你和孩子的「關系不親近」?看看「這4個心理學效應」就明白了
2024/02/25

前兩天,路過鄰居家時又一次聽見了「雞飛狗跳」的聲音。

當時正好撞見鄰居家的小兒子奪門而出,嘴里還咆哮著:

一天就知道叨叨叨,你除了罵我還能干什麼?你真的讓人很煩啊!

事情是這樣的。

鄰居下班回來,發現小兒子在偷看小說,說了他幾句,然后孩子就頂嘴了。

她一氣之下將兒子昨天的試卷撕掉。

而小兒子因為最近成績不好,被老師批評了,回家媽媽又罵他,讓他的情緒一下崩潰。

兩人就因為這件事吵起來了,最后小兒子被氣得離家出走了。

只聽見鄰居聲音嘶啞地說:為什麼養孩子這麼難?

這一幕看得真的讓人揪心。

很多家長抱怨:自從孩子大點了家里就「雞飛狗跳」,孩子見我就和仇人一樣天天對著干。

北京市曾經調查了3000多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結果顯示:

對父母持負面態度的孩子,竟然超過了95%,一半以上的孩子「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為什麼父母這麼努力,還是經營不好親子關系?

我想看完這4個心理學效應,父母就明白了。

海格力斯效應

和孩子「較勁」,你就輸了

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求助:

上初二的兒子翹課抽煙還打父母,不知道該怎麼辦?

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國中后就把他送到了一所私立中學住校學習。

沒想到,去了私立學校后他的成績一再下降,到了初二居然出現了抽煙翹課的現象,成績也掉到了班上最后幾名。

被氣壞的媽媽,就懲罰兒子抄課文。兒子不愿意,媽媽就把他按到書桌旁,逼他抄。

兒子生氣地拿課文打到媽媽頭上,媽媽反手打了兒子一巴掌,兒子摔門離家出走。

為什麼孩子的逆反心理這麼嚴重?

因為媽媽總想著和孩子「硬碰硬」,所以才會激起孩子的對抗心思。

心理學上有個「海格力斯效應」,它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英雄,有一天走在平坦的路上,被一個鼓起的袋子絆了一跤。

他一氣之下就踩了袋子一腳,沒想到袋子卻鼓起來。

他越是怒氣地去與袋子「較勁」,袋子越膨脹。

後來一位老者說:

這個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會小如當初;你若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敵對到底。

其實,海格力斯就像生活中「愛較勁」的父母,總是抓住孩子的一個錯誤不放,甚至與孩子過不去。

最終它就會像海格力斯與膨脹的袋子一樣,讓孩子出現「彈簧式」的反抗行為:

「你越跟我過不去,我越不讓你痛快」的消極抵觸情緒。

教育最大的難處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跟孩子較勁。

如果我們能「溫柔」地去解決一件事,孩子更能接受。

作家池莉在《和女兒一起長大》一書中,講述了和女兒相處的細節。

女兒性格內向敏感,池莉就帶她到戶外去玩耍,鍛煉她的體力和膽量;

女兒不愛學習,就教她洗衣做飯等動手技能。

在書里,池莉寫道:

我的孩子不是天才,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們是60分萬歲主義者:少一分流淚,多一分太累,我們只要平常快樂與輕松的日子。

其實,大部分父母都是深愛自己孩子的,但方式不一定是孩子能接受的,父母要學會「以柔克剛」,減少教育中的鋒芒,孩子才愿意走近你。

投射效應

父母的「愿望投射」,讓孩子更叛逆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有哪些父母自己做不到, 卻要求孩子做的事?

網友的回答令父母深思:

把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真的快把孩子逼瘋了。自己又懶又窮,卻要求孩子又勤奮又能賺錢。自己比不過身邊的同齡人,卻要求孩子實現跨越式趕超,在下一代將他們的孩子狠狠比下去。

父母的這一條條「罪狀」都是放在孩子身上的愿望投射啊!

美國心理學家羅斯,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詢問了80名大學生,問他們是否愿意背著牌子,在校園里走動。

結果:

有48名學生表示愿意,并且認為:其他的學生,也會覺得背牌子走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但是,剩下的學生卻表示不愿意,他們認為:大多數人也會像自己一樣,覺得背牌子走路很丟人。

很明顯,這些學生都把自己的想法,當成了所有人的選擇。

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投射效應」:

把自身的個性、喜好、觀念、情緒,投射到別人身上,以為對方也具有同樣的特征。

尤其是父母,總是習慣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性投射在孩子身上。

而這樣的「投射」會讓父母帶著評判的眼光去看待孩子,陷入一種「我一直不滿意你」的狀態。

最終結果是:忽視孩子的心理狀態和感受,讓孩子感到窒息,讓孩子更叛逆。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應該將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而不是強迫孩子。

有一位學霸媽媽被采訪時這樣說:

不要把你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去,我跟我孩子都有獨立的空間。我就跟我兒子說「只要我們這個過程都努力了就行了,不要太在意結果」,如果家長很在意結果的話,對孩子不太好。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自己」的權利。

養育孩子,不是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給他,而是給他真正需要的。

父母千萬別做孩子的愿望「投射者」。

自己人效應

「高人一等」的父母,給不了孩子信任感

在《隔簾對話》里有一對母女的關系讓人窒息。

媽媽一直在控制著女孩,女孩極度反感媽媽什麼事都要和她對著干。

為了解開母女兩人的心結,節目組為女兒安排了一段對話。

·父母做什麼事情最讓你反感?

女孩表示說:逼我干我不喜歡的事,經常催我,讓我感覺很煩。

·你什麼時候最不想和父母說話?

女孩說:成績不好的時候,本來就煩心,然后她還一直說,就會更煩。

·什麼時候最需要父母陪在身邊?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干不了的事,其實會很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忙。

看吧!其實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但是很多父母親手「切斷」了孩子的需要。

心理學家紐加姆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征集了17名大學生,分別將價值觀和人格特征相似,或者不相似的大學生混合安排在幾個寢室里,共同生活4個月。

4個月后,實驗者讓這些大學生相互評定室內人員,喜歡誰,不喜歡誰。

實驗結果表明:

在相處的初期,同宿舍的人明顯比不同宿舍的人要親近;

然而到了后期,態度和價值觀相似的人走得比較近,成為影響「自己人效應」的重要因素。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自己人效應」:

彼此間的態度和價值觀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間的吸引力就越大;

如果你被認定為對方的「自己人」,他會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自己人效應」有兩個特點:

一是喜歡;

二是相互欣賞。

在親子關系中,很多父母總是扮演「強者」角色。

干涉、控制、嘮叨,總在孩子面前高人一等,讓孩子對父母少了「喜歡和欣賞」這一層概念,所以孩子無法信任父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