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父母一定要及時把控
2023/11/03

在育兒的道路上,父母可謂是傾其所有去培養孩子,竭盡全力去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可養娃畢竟不是有劇本的電視劇,父母們誰也不知道會在這條路上遇到多少難題,特別是想要養好孩子,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別說現在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更是讓寵溺成為養娃的主要話題,父母的舍不得打罵,也讓現在的部分孩子在「不聽話」道路上一路狂奔。

「怎麼才能養出懂事的好孩子?」

這個問題成為絕大多數父母心上最頭疼的內容。

教育孩子不是米沖刺,分階段跑才是「養娃馬拉松」能勝利的重中之重

李玫瑾老師曾經在一次講座中分享過自己對于孩子該如何成長的建議。

李玫瑾老師指出,孩子的成長是分階段的,1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看12歲前的各個階段有沒有應對到位。

這其實并不難理解,如果將孩子的教育看成是馬拉松賽跑,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階段,其實都是這場馬拉松賽跑的彎道,要想孩子能夠成功地跑完全程,關鍵就是要抓住這些彎道。

為此,李玫瑾老師將孩子12歲前的發育過程分為了三個重要的彎道期,她主張,孩子12歲前的成長要分為「三段論」,即要求孩子三歲前要立情、六歲前要立威、十二歲前要立價值觀。

這樣孩子的發展才能是有跡可循,父母也能剛好地根據自家孩子的發育特點和表現,更加準確地掌握孩子的發展階段,并相應地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孩子成長發育三階段:三歲前立情、六歲前立威、十二歲前立價值

【第一階段】:三歲立情,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孩子在三歲以前屬于幼兒時期,孩子這個時候很小,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很有限,他們對世界還是很陌生的,沒有熟悉的人在后面支撐,他們會沒有安全感。

要想孩子能夠更加勇敢地接觸這個世界,父母要做的就是借助陪伴和和諧的親子關系,來充當孩子的安全后盾。

一個溫暖的擁抱,一次面對面的談心,一次游樂場的游玩,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和支持,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更加自信地探索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打交道。

這種穩定的情感連接會讓孩子更愿意聽父母的話,也能盡可能地減少孩子在叛逆階段對于父母的抵觸心理。

【第二階段】:六歲立威,讓孩子懂得邊界意識

李玫瑾教授表示,六歲之前父母對孩子的話,無論多麼小的事,孩子都會記憶猶新,一旦錯過這個立威的關鍵期,父母在孩子心中就說話不算數了。

對于六歲之前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認識其實更多地是來自于父母,這也就是父母立威的一個好機會,父母要在這個時候有意識地位孩子建立邊界意識,也就是常說的規則意識。

什麼是邊界意識?

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該做。這些孩子最初對于世界模模糊糊的意識,如果父母不為孩子建立,孩子就會從其他人或者其他事情上獲得「不好的榜樣」。

正所謂有樣學樣,如果孩子建立的榜樣是不好的榜樣,父母又恰好錯過了大好的培養機會,孩子自然不會走向更加穩妥的方向。

同時孩子在六歲之前,正處于大量吸收概念的年紀段,他們就會牢牢記住這些父母說的道理,形成他自己的做事原則。

家長不必擔心自己說的話孩子接受不了,相比較于讓孩子理解,倒不如說這是為了給孩子的大腦播撒種子,等到孩子到了該懂事的年齡,這些提前播撒的種子自然會水到渠成地開出花來。

【第三階段】:十二歲立價值,樹立孩子價值觀

「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這些層出不窮的問題就是孩子在邁過6歲的坎后,最常問出的一個問題。這說明孩子已經到了立價值的關鍵階段。父母要有意識地位孩子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感。

明確為孩子指出怎麼做是對的,為什麼對,是父母在這個階段最應該告訴孩子的一個道理,只有讓孩子產生了對錯的意識,孩子才會在今后的成長中,借助自己頭腦中的對錯標準,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衡量,這樣才能避免出現更大的錯誤。

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就會擁有趨向自我價值目標的前進動力。這個動力源于孩子的內心世界,比外界的一切動力的推動都要有效。

父母要做的就是激發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自己「推」自己一把,這樣往往會比父母額外施加外力要有效地多。

寫在最后

其實父母育兒就像是園丁種菜,如果說只是簡單的種種田,看著老天爺的臉色,聽天由命。那麼這個園丁的菜,最終會長成什麼樣子也只是聽天由命。

反觀那些做足了功課的父母,往往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更加地如魚得水。他們養出的孩子自然差不到哪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