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做好10件小事,娃不優秀都難
2024/03/22

誰都想要優秀的孩子,可優秀的孩子不是自己長成的,而是父母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

下面10件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01. 不要批評,要示范

俗話說:「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其背后暗含的便是身教的重要性。

當孩子做出不符合我們期望的行為時,批評和斥責會讓孩子處于防御甚至對抗中,父母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慢慢改變。

就像教育學家盧梭說的:「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訓而在實行。」

02. 少說不要怎樣,多說要怎樣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都不接收否定的詞匯,越是「不要做」的事情,潛意識越會告訴你「要做」。

所以在教育孩子時,禁止孩子的某種行為,遠不如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效果更好。

比如,與其警告孩子「不要在沙發上亂跳」,不如直接說「請在地板上玩耍,這樣更安全」。

03. 和孩子說話多用積極詞匯,少用負面詞匯

心理學有一個「標簽效應」,即當一個人被賦予某種評價,往往會傾向于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相一致。

很多父母喜歡抱怨孩子膽小,懶惰、太笨、注意力不集中……

殊不知,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父母又是其最親近的人,如果父母常用負面詞匯,孩子極有可能會認為「我就是這麼糟糕」。

04.多給孩子希望

兩對父子路過乞丐。一個父親說:「你如果不好好讀書,以后也會如此落魄。」另一個父親則說:「你一定要認真學習,長大后才能幫助像他一樣的人。」

雖然這只是個故事,但的確有太多父母為了加強教育效果,不惜夸大可怕的結果,甚至出口詛咒。如:「你若再這樣,一輩子都要毀了。」

然而,這樣往往會將孩子推入絕望的深淵,徹底喪失勇氣和信心。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讓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因為「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許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

05. 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

生活中常有類似的情景:孩子打針說好疼,家長則勸說一點都不疼。

當孩子表達出不好的或者和我們預期不一致的感受時,父母往往習慣性加以否定,并試圖用說教讓孩子改變。

而這樣做卻會讓孩子學會掩飾、刻意壓抑甚至扭曲自己的真實感受。

相反,若父母看見并接納孩子的感受,孩子會覺得被理解和支持,從而擁有更多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06. 要鼓勵孩子勇敢,也要讓孩子接受失敗

勇敢和堅韌是硬幣的兩面。

父母需要培養能同時手握矛和盾的孩子,既敢于面對各種挑戰,又能抵御失敗的重擊。

正如清華大學劉瑜教授所言:「教育應該既鼓勵孩子勇敢走向成功,又學會接受失敗。」

07. 允許孩子犯錯

教育家麗塔在演講中問觀眾:「如果20道題你的孩子錯了18道,你會如何反應?」觀眾大多表示會失望甚至憤怒。麗塔則笑著說:「我會在他的試卷上畫個笑臉,然后告訴他:‘你對了兩道題,說明漸入佳境。’」

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一個不斷犯錯,又不斷糾錯的過程。

智慧的父母不是不讓孩子犯錯,而是能將錯誤轉變為孩子成長的契機。

08. 多關注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僅僅關注結果

父母往往過分在乎成績,孩子考高分會給獎勵,而分數不理想則會加以懲罰。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講座中提醒父母:「對于孩子來說,分數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這個過程中,是否為了想要達到的結果付出了努力。」

父母關注努力過程而非結果,孩子會更愿意付諸努力,遇到挫折也不會輕易放棄。

09. 不要常常給孩子臉色看

胡適曾將生氣的臉比作世間最可惡的事情,認為「把生氣的臉擺給別人看」「比打罵更難受」。

父母的臉色,決定了孩子未來世界的顏色。

父母在教育中可以對孩子嚴厲,但是這種嚴厲一定要伴著愛和溫度,而不是一張冷冰冰的臉,否則孩子會活得小心翼翼、自卑怯懦。

10. 記得多抱抱孩子,說我愛你

著名的「恒河猴實驗」中,新生的嬰猴同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關在一起。鐵絲媽媽胸前掛著奶瓶,布料媽媽什麼都沒有。而嬰猴寧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證實: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

因此,父母平日要多抱抱孩子、親親孩子,多說「我愛你」。這些行為看起來很簡單,但它卻能大大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優秀的孩子不會憑空出現,而是慢慢培養而成的。

作為父母,要多做上面的10件小事,用充滿愛與關懷的雙手,耐心地引導著孩子慢慢成長。這就像牽著一只小小的毛毛蟲,溫柔地陪伴它前行,直到它最終蛻變成擁有美麗翅膀的胡蝶,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