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香港30歲獨居青年,買下6坪雙陽台「納米樓」,被嘲太窩囊,他卻說:房子越小我越開心
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自己的房子,唯有生活在自己的小屋當中,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居住需求是人們生活中的剛性需求,與吃喝拉撒一樣,是不容忽視的大事。 房子大不大,新不新,好不好,和我們的生活質量直接掛鉤。
有人喜歡租房,認為租房能夠體驗不同的生活,可以省下一大筆購房投入,進而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是一個更加明智的選擇。 最近我國多個地區也開始推行「租售同權」法案,保障租房者的現實權利。
但是更多的人認為: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根據華津網的調查數據顯示: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潛在的購房群體。 8%左右的人會選擇購買昂貴的房子,而占據六成以上的普通人則只想獲得一個安身之所。
2021年,一個普通的香港獨居青年,斥重資342萬購買了一套僅有6坪的「納米屋」,迅速在互聯網上發酵,引發了大量的討論。
01、香港青年買下6坪「納米樓」,擁抱獨居生活
他叫寧嘉浚,去年剛滿三十歲。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三十歲,剛剛是有所作為的開始,是多數人開始奮斗,一展宏圖的年紀。而這寧嘉浚,竟然一口氣花了342萬只為了買一個6坪的小房子。
6坪是什麼概念呢,可能大家都不夠了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多數都是六七十平的房子,大一點的可能是一百多平的三居室,小一點的至少也要四五十平才能滿足正常的生活需求。
2021年8月31日,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截至2019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了39.8㎡,農村則高達48.9㎡。
而6坪,滿打滿算,也只能放下五張雙人床。若是房間內還有些邊邊角角,真正能夠有效利用的空間也就是兩張床的面積。
寧嘉浚打開房門,房間內幾乎所有的空間都在目光所及之處,肉眼可見的擁擠和逼仄。
一個窄窄的玄關,勉強能夠容納一個人側身通過。
在建筑的功能上,玄關又叫「門廳」,是指從進門一直到正廳之間的,一段轉折與緩沖的空間。在建筑的文化上講,東亞風格的建筑都有「藏」的理念,不希望居住空間與外來空間太過直白的交匯,形成空間和視覺上的隔絕與緩沖。
中式建筑喜歡在玄關放置屏風和中門,抑或是擺上幾把椅子,讓空間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但是這個6坪的小屋,玄關設計反而是一個敗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過于狹小的房屋面積讓真正儀式上的「空間隔絕」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反而在這個勉強通行的狹小過道,浪費了彌足珍貴的居住面積,也無法承載收納、待客等其他功能,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走過玄關,進入室內的部分,寧嘉浚自己的一點小設計便映入眼簾。
他在右側放置了一個簡易的鞋架,用來放置鞋子,并兼顧了少量的收納功能。而在上方的墻壁上,他為自己掛了一塊小黑板,用來寫一些正能量的祝福或者記錄一些重要的任務,作為自己生活的點綴。
由此可見,他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
走進玄關,直接面對一個小而精致的開放式廚房。
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依然可以發現,不同的功能進行了相應的分區。洗菜、切菜、烹飪、收納,一應俱全。
更為可貴的是,因為空間狹小,所以在設計之初,就特意將可能使用到的大型電器都在墻上提前預留了空間,做了鑲嵌處理。下方是迷你冰箱,上面則是嵌入式微波爐。 這樣不僅節約了空間,也在視覺體驗上給人更加簡約高級的體驗。
得益于合理的規劃和科學的設計,鍋碗瓢盆、家用電器、食材飲品、油鹽醬醋,都放在了最合適的地方。 這再一次證明寧嘉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古人云: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但是他卻可以讓「陋室」不「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做到最好,這一點需要大家學習。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空間狹小,出于各種考慮,這樣的戶型并不適合使用明火,這未免不是一個小小的遺憾。但是,電磁爐可以很好地替代明火爐灶的功能,在家做飯還是不成問題的。
房子的主體空間,既是客廳,也是臥室,還是書房。絕大多數的日常生活,都將在這個空間內完成。
精致的書架,精巧的地台,柔軟的床鋪和墻面上溫暖的背光,都彰顯出了他對于室內空間的思考與設計。 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合理地分配各個空間的功能和比重,是這個小屋能否讓住戶舒心的關鍵。
在休息區的設計上,寧嘉浚的思路十分清晰,把床鋪安排在了離窗戶最近的區域,一方面可以欣賞美麗的風景,一方面還可以充分利用室內光線,在床上看書學習。
緊挨著床頭,是一個隆起的地台。緊貼墻面的設計最大程度節約了空間,而且在白天可以當作椅子,晚上作為床頭柜放置物品,一舉兩得。
在地台下面,又是一個難得的收納空間,可以用來放置自己的個人物品。有點可惜的是,這個床只有1.2m的寬度,是一張標準的單人床。但是考慮到寧嘉浚本來就是一人獨居,所以這點小小的問題在他看來并不重要。
當然,一個功能齊全的小家,怎麼少得了洗漱空間呢?
進入玄關之后,廚房的正對面,就是一個精致的洗手間。由于空間原因沒有辦法做到干濕分離,但還是可以基本保障住戶的生活需求。三面鏡子拼接在一起,在視覺上讓人感覺空間得到了延伸。
洗漱、沐浴、如廁,雖然同時只能容納一個人站在里面,但是這些功能卻不會同時使用,在有限的空間盡可能承載了更多的功能。
最有爭議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還要屬這個「納米房」的雙陽台設計。
要知道,陽台也是6坪的使用面積之內,所以實際的室內面積,只會比6坪更小。
因此,很多人不理解,寧嘉浚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戶型,讓自己住得這麼憋屈。 但是寧嘉浚本人,卻有不同的看法。
在他看來面積小是既定事實,多一點少一點也沒什麼區別。但是如果能換來更好的居住體驗,肯定是一筆穩賺不賠的交易。
在雙陽台的加持下,屋子里的采光和通風果然是效果極佳。不僅能晾衣服、擺花盆,為生活提供便利和情趣。 在較小的陽台上,寧嘉浚擺放了洗衣機,并作為曬衣服曬被子的「洗滌區」在另一個面積較大的陽台,甚至可以滿足兩個人同時用餐。
窗邊的景色,是他在這次購房體驗中最為看重的因素。
在他看來,狹小的空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我們可以選擇的是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 只要自己常懷樂觀,積極發現生活中的美,就可以獲得最為真實的幸福!
最后,是整個房間的娛樂分區。因為他并沒有太多的興趣愛好,所以只在床尾放了一台電視機,平時看電視和看書就是他居家娛樂的主要方式。
這一天,他搬來了一張小桌子,叫上了三個人一起打麻將。
在床和地台的兩側,分別擺上兩張椅子,就組成了一張能容納四人的麻將桌。雖然空間局促了一點,但是還是不影響寧嘉浚發揮自己的牌技。
6坪的小房子,看似面積不大,實際上五臟俱全,各種功能應有盡有。但考慮到342萬元的價格,這樣的交易真的值得嗎?
02、房價高企,有何原因?普通人應當如何選擇。
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地區發展水平極高。據2020年的統計數據,其面積僅有1650平方千米,而人口則達到了750萬,人口密度排名世界第一。
在統計中,我們發現香港房價整體居高不下,而且越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房價水平也就越高。
根據香港房價網今年四月的最新信息:價格較高的中西區房價高達26259/㎡,價格較低的油尖旺也需要14909元/㎡,依然是一個令人難以觸及的價格。
很多人認為,同樣的價格,在大城市只夠付一個小屋的首付,而在小城市甚至可以全款買下一座別墅。 放棄別墅而選擇小屋,成為房奴,不是明智的選擇。
但是高房價絕不僅僅和住房體驗掛鉤,也意味著你在這座城市能獲取怎樣的資源。
首先,大城市有更好的基礎設施建設。無論是交通、醫療、教育,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無論是孩子學習還是老人養老,亦或是年輕人的生活體驗,都與高度發達的基礎設施建設密不可分。
大城市的生活注定是更為豐富的,就連明星演唱會,都更傾向于安排在大城市。由此可見,能夠在大城市有一套穩定的住房,可以幫助我們解鎖更多的人生體驗。
其次,大城市有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相對于小城市單一落后的產業體系,大城市通常能為想要打拼的年輕人提供更多的進步機會。高房價、高消費的背后也是高收入和高成長性。同樣水平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的收入水平和學習機會,無疑是更多的。
更何況,在大城市可以率先接觸最先進的科技,最前沿的理念,有利于培養年輕人的前瞻性,拓寬對于世界的認知邊界,緊跟時代的潮流,甚至成為時代潮流的創造者。如果想要成為走在國家發展前列的一批人,大城市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最后,大城市有創新創業的機遇與土壤。新的商業模式和不斷細分的具體需求,都為創新創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曾表示:每一個年輕人的心中都懷揣著夢想,而大城市的機會更多,能幫助年輕人實現夢想。
由此可見,房子并不僅僅是一個容身之所,更是我們身處一個城市的姿態,是我們能在城市中獲得配套資源的核心據點。
也正因如此,香港才會出現那麼多居住面積狹小的「納米房」和「筒子樓」。
從結果上看,剛剛30歲就能拿出342萬買房的寧嘉浚,無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很多人曾經生活在更小、更亂、更沒有居住體驗的房子中。
「山雞哥」陳小春,在影視、音樂、娛樂等行業持續爆紅,這些年來積攢了不少家當。其中就在香港的一套4房4廳,自帶花園泳池,價值上億的超大海景房,實在是令人羨慕。
但是要知道,當年的陳小春卻住在面積僅有10㎡的小筒子樓。一家五口人擠在狹窄悶熱的小屋中,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就連陳小春的親生弟弟都因為家境貧困而被父母賣掉,至今杳無音訊。
直到陳小春在夜總會伴舞的時候,陰差陽錯被經紀人發現,才從此走上了影視的道路,改變了家庭的命運。
由此可見,真正成功的人終究是少數,大城市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寧嘉浚犧牲自己的生活體驗,斥資三百多萬買來的小屋,到底能不能幫助他在香港這個金融大都市獲得更多?對此,網友們眾說紛紜……
03、網友評價「面積太小」,但依然理解并祝福。
說到為什麼要買這個小屋,寧嘉浚給出了自己的理由。
30歲之前,寧嘉浚與父母和哥哥一同住在一個小小的公租房內。因為面積狹小,只能和哥哥住在同一個房間。
之所以要買這個房子,是因為自己已經長大,不想再跟家人們擠在一起,為大家添負擔。而且,也把這個房子作為自己三十歲生日禮物。
對他來說,每個月要還一萬港幣的房貸,大概占自己工資的三分之一。雖然不是一筆小錢,但是還在承受范圍之內。買下這個雙陽台設計的海景房,也是一種別樣的人生體驗。 他對這個房子的精巧和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決心,都感到非常滿意。
對此,網友們展開了熱烈地討論,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網友表示,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再小,也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幸福港灣。
這些網友并非不介意房子面積狹小,但是他們和寧嘉浚一樣,還是更在意房屋本身對于生活的意義,對于這筆購房投資報以了正面的評價,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正確的選擇,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關鍵。
第二類網友則認為,看著感覺很憋屈,太小了,自己不會選擇這樣的房子。
這樣的說法不在少數,畢竟絕大多數人的實際居住面積,都要比寧嘉浚的小屋寬敞些。不適應這樣狹小的獨居生活,自然無法感同身受。有人甚至還開玩笑地說:買食用油都不敢買大桶,因為房間裝不下。
而第三類網友則腦洞清奇,開始驚嘆于房間精巧的設計,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人覺得地台的設計增加了儲物空間,是「收納小能手」。有人覺得雙陽台的設計真的是太棒了,自己也想擁有一個雙向通透的大窗戶,每天能在陽台上聽海浪吹海風。還有人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果床鋪能夠設計成可伸縮折疊的樣子,不睡覺的時候還可以節約面積。
總而言之,面對寧嘉浚的選擇,面積小,住著太逼仄是大家的共識。但是,面積并不是一個家的全部。網友們依舊選擇尊重他的選擇,并祝福他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結語:
也許,每個人都曾希望,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在一個城市扎根立足,開花結果。
也許,你也曾夢想著能夠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有一方自由翱翔的小小天地。
寧嘉浚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是他送給自己的最好的生日禮物。房子雖然不大,卻是他多年以來辛勤打拼的最好見證。
幸福的生活不僅要靠勤勞的雙手,更要靠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發現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