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這3句話別說了,說多了孩子容易「油鹽不進」,對你更厭煩、叛逆
2023/10/30

在表姐家見到一個場景,讓我感觸很深。

表姐起得比較早,她先做自己和老公的早飯。剛吃完,兒子就起來了,她只好放下碗筷去給兒子做早餐。

把碗端上桌,表姐嘟囔說:「這麼大人了,自己不會做嗎,一點都不體諒別人。」

兒子把碗一推:「又不是我讓你做的,你不做我自己會做啊。」

沒過多久,女兒也起來了。女兒剛進廚房,表姐就抱怨說:「也不知道早點起,害得我做3、4輪飯,怎麼就這麼懶!」

女兒一聽,立馬轉頭就走:「我不吃了!」

表姐氣得直跺腳:「大的這樣,小的也這樣,不知像誰的臭脾氣!」

看到這一幕,我瞬間明白,為什麼表姐老跟我抱怨說,孩子太叛逆了,太難管了。

其實我沒有看到多叛逆的孩子,只看到一位不會好好說話的媽媽,和兩個不愿好好聽媽媽說話的孩子。

所謂的叛逆,就是「孩子不聽我的話,我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我讓往東他偏朝西」。

而孩子之所以「不聽話」,很可能是我們的話,真的很難讓孩子好好聽。

生話中有很多話語,會讓孩子聽得反感。尤其是這3句話,說多了孩子容易「油鹽不進」、更厭煩、叛逆,我們要少說。

一:「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侄子回到家,我媽一邊給他整理課本,一邊喋喋不休:「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一回來就打開電視,要先做作業,不然到時老師又說你。」

侄子斜躺在沙發上,眼睛一眨不眨盯著電視,還時不時揮手示意我媽走開,別擋著他的視線。

我媽見此情景,憤憤不平又嘮嘮叨叨地走開了。

難道侄子的耳朵真有問題,別人說多次的話他都聽不到嗎?

當然不是。只是,「我跟你說過多少次」這種話,真的很容易讓人心生逆反,從而當做沒聽見。

心理學有一個效應,叫「超限效應」。

就是說,同一個東西,你給的太多、太強或者太久,就會引起他人極不耐煩或者逆反的心理現象。

比如說,我們回到家,伴侶就不停地說:我跟你說過多少次,拖鞋要擺放整齊;我跟你說過多少次,要跟同事處好關系;我跟你說過多少次,孩子的作業要檢查......

聽完這些話,我估計你輕則翻白眼,重則當場急眼。

有些話,說一兩次我還能接受,但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我是真的會不耐煩甚至討厭。還有可能逼急了,我偏不按你的想法來,偏就要這樣做,就是要讓你生氣!

其實,我們之所以會跟孩子「說很多次」,是因為不管我們怎麼說,孩子都聽不進去。

與其這樣,還不如換個方法。

《正面管教》中提到:我們要少說,多做。

比如你不想要孩子一回來就看電視,那就跟孩子商量好,你先保管遙控器,等孩子做完作業再交給他。

又或者他已經打開電視了,你拉著他的手,把他牽到課桌前,堅定地告訴他:「你一做完作業就可以看電視了。」

注意,這里用的是「一......就」而不是「做不完作業就不準看電視」。

因為「一......就」,選擇權在孩子,孩子可以選擇趕緊完成功課再享樂,也可以拖拖拉拉完成功課,但結果就是自己錯過了看電視的時間。

而「做不完就別想看電視」,控制權則在你,甚至還有點威脅嚇唬的意味在。

這兩種表達會給孩子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少說、多做,用行動指引孩子而不是嘮叨,再加一點點說話技巧,你會發現,孩子會少很多叛逆和逆反情緒。

二:你怎麼又......?為什麼不......?

我發現,當寶爸一跟我說「你怎麼又沒收拾衣服」「你為什麼不把你的東西放好」這類話時,一股無名怒火就會在我心頭躥動。

雖然他覺得是給我建議,但我聽到的,分明是指責。

因為在質問句和反問句里,通常帶有很強的不滿情緒,以及指出對方的錯誤之處。

仔細回想一下,當我們跟孩子說「你怎麼又不看書」「你為什麼不關好門」這類話語時,是心平氣和、笑容滿面說的,還是面露不快、不耐煩說的?

基本上都是我們對一種行為不滿意時,帶著怒氣說的。

我們覺得,我們沒有罵孩子,沒有直接批評孩子,已經隱藏得很好了。但其實,我們憤怒的情緒,很容易就被孩子察覺,導致他們有逆反心理。

當我們覺得孩子做法欠妥時,不妨用「我看到......我感覺......我希望」句式來溝通。

比如孩子每次進你房間都不關門,害得你跑好幾趟。

你不妨說:「我看到你出去后沒有關門,我每次都要過來關一下,會有些心煩。你若是能幫忙關好門,我會很感激。能麻煩你嗎?」

請孩子幫忙,會讓孩子很有成就感和價值感,他也很樂意把事情做好。這比反問和質問有效果多了。

三:不行、不可以

孩子從2歲開始,就在發展自我,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按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而父母的「不可以」、「不行」、「你應該」、「你必須」等等,都是在限制孩子思考和發展。

如果我們認真數一數,一天中對孩子說「不行」的次數,你可能自己都會被震撼到。

而孩子要發展出自己的判斷力,就得靠自己去發現。

《游戲力》作者科恩提到自己一個小故事,我很有感觸,分享給大家。

有一次科恩和另一位爸爸帶女兒出去玩,他們在池塘邊看到一艘竹筏。2個女孩很想劃船,但科恩下意識就阻止:「不行,這個纜繩解不開的。」

而另一位爸爸卻鼓勵說:「好呀,不過我們要怎麼解開這個纜繩呢?」

女孩們探索了一番,很快就將纜繩解開。

科恩又開始潑冷水:「這船劃不動的。」

女孩們并沒有放棄,她們在附近找了兩根大木頭當船槳,成功地讓船離了岸。

很多時候,布妞提出想法,我也會經常下意識阻止「不行,那個太高」「不行,我們辦不到」「不行,我們還是走吧」。

現在想來,我想當然的不認同,讓布妞錯過了多少次探索的機會。

當孩子提出想法,我們下意識想要阻止時,不妨想一下:有沒有太大的威脅或危險?

如果沒有,那就試著說:「好呀,但要怎麼做呢?」

即便有困難,根本無法達成,那也是孩子自己發現的寶貴經驗,而不是你直接告訴他的。

與孩子溝通,是一門藝術。

我們越有藝術,孩子也會變得更有智慧。我們越暴力溝通,孩子可能越逆反、叛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