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成都,短視訊平台上出現了一對獨特的伴侶,網友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連體夫妻」。
這一稱呼的原因是,丈夫小波沒有雙腿,妻子阿嬌沒有右手,他們身有殘障,卻彼此結合而成為完整的人。
火爆全網的視訊里,小波在阿嬌的背上,女兒牽著媽媽的衣角,一家三口,每人手中一個串燒慢慢吃著。
無視周圍人的目光,他們走過大街小巷,畫面溫馨唯美,像是能就此幸福,度過一年又一年。
但這樣唯美的故事,在2020年6月結束了。
突然有一天,小波經營的短視訊賬號里,女主角變成了有兩只手的健全人。
小波和阿嬌看似完美的感情為何腐爛變質,從頭細看就知道早有端倪……
殘障人的生活,本身就比常人多波折。沒有腿,小波寸步難行;沒有手,家事讓阿嬌難以自理。
部分人的歧視,對殘障人的偏見,但一切的阻礙,似乎只能讓這個小團體更加牢固。
上山采草,阿嬌負責爬山,被背在背上的小波負責用雙手采摘,阿嬌則為丈夫擦去額間的汗水;
洗長毛巾,阿嬌用斷臂和左手固定住毛巾,小波就在盆的另一邊雙手絞擰,水淅淅瀝瀝地從毛巾間淋落進盆里;
去超市采買,聽著小波說話,哪邊的菜是兩個人想吃的,阿嬌就走過去和小波一起挑選。買好的東西小波用雙臂提好,他身前的妻子就背著丈夫,二人心貼心地走路回家。
雙方本身的殘缺因愛情的存在,反而更像前生注定喜結良緣,但在最初,他們都不是殘障人。
丈夫小波的悲劇發生在十三歲,而阿嬌更早,三歲就告別了健全。
小波全名劉小波,從小父母雙全,家境殷實,十三歲的他和同齡人一樣喜歡看世界之廣闊,對萬物都有好奇和熱情。
但他的好奇著實過了頭。
小波家附近有一條鐵軌,這是一條正常的,有安全措施和圍墻的鐵軌,但根本架不住半大孩子的體力過盛和躁動。
幾個十幾歲的孩子吭哧著翻越安全防線,只為在火車的道路周邊四處張望。
普通人都是有常識的,火車的速度很快,人如果站得近一些,身后的氣流會將他推向火車。
但這群青少年無知又渴望展現英勇,于是等火車駛來時,發現不妙的孩子們才開始慌忙逃竄,但為時已晚。
醒來的小波只能迎上父母哀痛的目光:雙腿粉碎性骨折,神經和軟組織損傷嚴重,血管破裂。
醫生到底無力回天,命和腿,父母替他選了命。
去看火車的少年,對遠方的夢就此夭折。但事情還沒完,回到學校,同學天真而殘忍的發問,「我能看看你怎樣上廁所嗎?」「你以后娶什麼樣的媳婦?」
同學們明里暗里地打探,每一句沒輕沒重的話都是催命符,小波甚至產生了自我了斷的念頭,但家人的關懷讓他終究不忍說出口。
外界的刺激讓小波選擇長期封閉自己,他躲在屋子里只等父母給飯。
小波渾渾噩噩地頹廢了幾年,父母心疼自己的孩子,擔心他一蹶不振,幾經打探,聯系到了四川當地的殘障人互助會。
「就去看看好不好?」經不住家人三番兩次勸說,小波參加了殘聯線下的活動。而后,接下來的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小波發現,在普通人的視線之外,原來還有一群人自得其樂: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肢體缺陷,和他狀況相同的人居然不在少數。
而且有的人甚至在雙腿截肢之外,上肢也是不全的,可他們的臉上都有笑容,也會去室外的運動場、游泳館,甚至一部分人還考取了駕駛證。
于是在殘聯線下的活動中,小波靠雙臂行走,學習做飯,甚至參加了馬拉松。
也就在這里,小波遇見了他的幸運——阿嬌。
在因孤僻被所有人疏遠時,阿嬌接近他,開始只是寒暄,從組隊時的主動邀請,吃飯打菜坐在一張餐桌,再到相約出游,相會獨處,最后的傾吐愛意只是順理成章。
阿嬌的身世,一度讓小波感覺心疼。
三歲還是孩提的年紀,小阿嬌在父母的帶領下坐車到鎮上換錢。
可一場交通事故,帶走了夫婦倆的性命和阿嬌的右手,留下不知事的殘障幼女和爺爺奶奶面對滄桑世態。
小阿嬌很懂事,來不及悲傷,也是對父母的概念尚不清晰,只是生活里少了兩個大人。
她甚至安撫老人,用自己稚嫩的舉動慰藉著二老。
在撫恤金的補貼下,阿嬌幫忙操持家事,爺爺奶奶攙扶著出去做活,硬生生把生活挺了下去,直到阿嬌到了上學的年紀。
孩子的喜惡直接而殘酷,在他們的世界里,不同就是頂天的罪名,少了一只手的小阿嬌首當其沖,于是孤立、針對接踵而來。
但阿嬌從不因此自棄。苦難已經在三歲的時候刻進骨髓,讓她的性格像鍍了金,格外堅韌。
努力和同學搞好關系,努力學習獲得老師認可,下學就去幫爺爺做活,她堅持著,硬要為自己布滿荊棘的前路,踏出一條小道。
然而,人力終究難違天意。村子當地的教育條件實在落后,加之生活的重擔早已壓垮阿嬌稚嫩的雙肩,那年國中升學考試,她沒有拿到錄取通知書。
在備考和不讓兩位老人飽受生活苦楚上,阿嬌果斷選擇了后者,所以打包鋪蓋啟程,目的地是成都。
大城市機會多的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更高,缺了關鍵性勞作器官右手的阿嬌很難找到工作。
老闆們的擔心符合常理,健全人很多,做活也更快更好,為什麼要雇用殘障人?
沒飯吃,阿嬌厚著臉皮求一起來的同村人幫襯;沒地方住,她就在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角落里縮著合眼,在公共衛生間的水龍頭下洗臉、洗頭整理儀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