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日式「連坐」:孩子犯罪日本父母同樣要擔責,整個家族都會遭受社會歧視!
2024/03/27

日本人的「世間」觀念,就像一雙無形的眼睛,時刻監視著每個人的行為,指導著他們的行為準則。在日本,我們有時會在電視新聞中目睹父母因子女的違法行為,公開舉行新聞發布會表達歉意。

特別是名人,例如知名女演員高畑淳子,她因為兒子高畑裕太的犯罪行為而在公眾面前流淚道歉,她主演的電視劇和電影也因此被取消播出,甚至她在綜藝節目中的角色也被替換掉了… 

△來源 / oriconofficial

幾年前,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みのもんた(本名御法川法男)也因為兒子的盜竊行為,不得不放棄了他在《晨間新聞》中的主持工作。

在他告別媒體界的新聞發布會上,這位69歲的老人,含淚不斷向在場的工作人員和電視觀眾鞠躬致歉:「兒子誤入歧途,作為父親的我未能盡到教育職責。」

但眾所周知,他的兒子已經31歲,有能力承擔自己的法律責任,根本不需要父親來為其承擔后果。

△來源 / oriconofficial

必須要說明,當一個人犯罪時,他的家庭成員也會受到社會的異樣眼光,這種現象在各個國家都存在。

但為什麼偏偏在日本,犯罪會對家庭成員產生如此大的影響?以至于家庭成員可能會因此遭受歧視,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失業、失婚或自盡呢?

NHK的前作家鈴木伸元,在他的著作《加害者家族》中對此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日本人的「世間」觀念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世間」的嚴格規則,就像一雙無形的眼睛,時刻監視著每個人的行為,指導著他們的行為準則。

因此根據「世間」的規則:如果某個家庭成員犯了錯,給社會帶來了麻煩,那麼作為家庭的一分子,他們也需要承擔責任,并受到相應的懲罰。

那麼,「世間的懲罰」具體是指什麼呢?

△來源 / pakutaso

眾所周知,日本人很少在公共場合打架,但他們卻擅長用眼神「殺人」。正如日語俗語所說:嘴巴殺不死人,但眼睛可以。

實際上這些「世間」的眼睛,有時確實可以讓人感到生不如死。因為日本人生活在「世間」之中,一旦被「世間」排斥,他們就必須在無人在意、被視為空氣的環境中生活。長時間下去,任何人都可能會發瘋。

此外,還有工作中的無聲刁難、難以言喻的羞辱,甚至像麻原彰晃的女兒那樣,沒有任何理由就被所有學校拒絕,所有公司都不愿意雇用;或者像高畑淳子那樣,被迫退出所有的演藝活動。

據說,有些因家庭成員犯罪而被迫辭職的高收入人士,在背負巨額房貸的情況下突然失去收入,最終只能選擇賣房、失婚甚至自盡…

日本的「世間」意識源遠流長,這一點從江戶時代流行的「村八分」制度中也可以看出。

幾年前,暢銷書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信》銷量突破了150萬冊。這部後來被改編成電影的作品之所以暢銷,是因為它描述了「家人犯罪,家族受累」的這一沉重的社會現象,引起了人們的共鳴。

特別是在小說后半部分,平野社長在對話中表示:「我們必須歧視罪犯。這樣做是為了讓罪犯意識到,他們的犯罪行為會給家人帶來痛苦,法律可能判定罪犯有罪,但他們的家人則會受到社會的譴責。」

這種說法實際上意味著:社會對罪犯家庭成員的行為是合理的,遠離罪犯及其親屬,是日本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來源 / pakutaso

換句話說,排斥罪犯及與罪犯有關的人,是一種防御的本能。從這個角度來看,罪犯的家屬與受害者的家屬相比,可能會遭受更大的痛苦。

因為受害者及其家屬,通常會得到一些補償和社會的同情,而罪犯本人在監獄中最起碼也能安全生活,但罪犯的家屬卻成了新的受害者,并且所受的傷害持續很久很久... ...

這,就是日本的「世間」哲學。

在加害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不能承擔法律責任的情況下,讓父母承擔責任,一定程度會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率,特別是對于那些性質惡劣的未成年犯罪。

這種做法自然會引起爭議,但它也反映了一個深層次的社會期望:希望通過增強家庭教育,來預防未成年犯罪行為的發生。家長不僅僅是監護人,更是教育者和社會責任的承擔者。

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不該是簡單地懲罰犯罪,而是在于預防犯罪,保護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加害者還是受害者。

不僅僅是日本,這或許就是我們也可以追求的「新世間」哲學。

資料來源:日本華僑報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