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人老了才明白:讓子女孝順的「最好方式」,就是四個字
2024/04/11

曾看過一條很諷刺的視訊。 女人帶著兒子逛街,兒子被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不停吵著要這個,要那個。女人很仔細地一一買下。 即便如此,兒子仍舊很不耐煩地說:「你能不能快點」、「你慢死了」、「你好沒用」。聽到這些話,女人面色微苦,卻還是很溫柔地說「別急,等等媽媽」。然而畫面一轉,回到家裡的女人卻對自己的母親說:「我累了一天了,你怎麼還不做飯,磨磨唧唧老了真沒用。」而兒子,躺在沙發上看著母親的一舉一動。這個畫面很諷刺,女人不喜歡兒子對自己不敬,卻在回家後對母親不敬,儼然不明白,也許兒子的不孝,是自己教出來的。 親子專家李小萌曾說:「孩子看似弱小,卻是一個能量放大器。放大的是什麼呢?

是父母身上好的、不好的一面。」很多當父母的,總覺得願意為子女付出,將他們培養成人,給他們灌輸要孝順的思想,子女就能孝順。 但子女的孝順,來源于教育,更來源于父母的表現。換句話說,讓子女孝順的最好方式,從來都不是給予多少物質支持,而是做到「四個字」。 那便是——「以身作則」。 01子女的行為,大多是父母的延續《人生大事》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一次,三哥接到幼兒園老師的電話,說小文在學校出了問題。三哥趕去學校後才知道,原本要求小孩們表演節目,大家都是唱歌跳舞,可小文卻表演了一套出殯時如何喊號,屬實冒犯了觀眾。可只有幾歲的小文怎麼會這樣做呢? 其實就是因為每天陪她的三哥是殯葬師,經常需要喊號,這才讓小文耳濡目染成了一位小殯葬師。父母教育之所以不可或缺,其實就是因為子女的行為,往往是父母的延續。

小孩子學習東西的時候,先學會的,是父母的行為方式,他們會模仿父母的行為,直到建立自己的一套體系。 正如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當家人都不懂孝順老人,對長輩毫無尊重,對父母頤指氣使時,孩子學會的,也是父母這一套。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們只知道父母不孝總有理由,那麼自己不孝也能有理由。 

02教育孩子前,先完善自己這能說明所有不孝的子女,都是因為父母不夠好嗎?

仔細想想,其實也不能。 《東京家族》中,平山周吉和老伴富子一直敬老愛幼,吃了不少苦,才將三個兒子拉扯長大,孩子好不容易出息了,在東京站穩了跟腳,可老兩口卻老無所依。 他們只是試圖去東京看看兒女,卻發現兒女忙到沒有時間照顧他們,在兒女下了一次次的逐客令後,他們落寞離開。

看這部劇的時候就在想,兒女的不孝,到底是什麼造成的?後來覺得,與父母的表現有關,也與兒女本身的性格,以及之後接受的各種教育有關,彼此之間是互相關聯的。 只不過,父母教育的作用,總是最為明顯的。當父母都無法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沒有辦法給孩子樹立榜樣,那麼孩子多半會走向「不孝」之路。 這不是說孝順的父母,一定會教出孝順的兒女;也不是說,子女的不孝,一定是因為父母;只是在說,孝順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孝順的兒女。正如楊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為人父母,教好孩子很重要,可在此之前,也該學會完善自己。

03網友@晴天分享過一則故事。母親和自己同住,因為家裡太忙,她想讓母親回家鄉,送母親時,只有七歲的兒子也跟著,看著外婆要走,兒子哭著對母親說:「能不能不送走外婆,我們留下外婆,我養她。」 說完,兒子感覺說服力不夠,又加了句:「等你老了,我也養你。」 晴天說,聽完兒子的話,才知道自己做了一個多麼愚蠢的決定,因為她天天告訴兒子要孝順老人,自己卻沒做到。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人們總是善于發現別人的錯,卻總能忽略自己的錯。 可如果不懂得完善自己,曾經對父母的不負責,最終會成為子女對自己的不負責,這才是錯誤的延續。人生在世,父母在尚有歸途,願我們都能銘記父母的恩情,讓自己先成為孝順的兒女,不負父母,不愧家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